近日,生態環境部發布的《中國適應氣候變化進展報告(2024)》顯示,2024年是全球有氣象記錄以來最熱年份。在全球變暖和厄爾尼諾事件疊加作用下,去年我國氣候狀況總體偏差,多地遭遇破紀錄致災性極端天氣事件。
聯合國環境署數據顯示,紡織服裝業的碳排放量占全球碳排放總量的10%,超過國際航空和海運的總和。
6月25日,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會長孫瑞哲在2025 氣候創新?時尚大會上表示,作為重要的全球產業、民生產業,中國紡織工業綠色發展影響大、關涉多、走在前。從末端治理到全鏈優化、從線性消耗到循環利用,“降碳、減污、擴綠、增長”一體發展,系統推進。
“我國紡織業在2005年至2022年溫室氣體排放強度下降超60%,近兩年繼續下降14%。”孫瑞哲指出,中國紡織正圍繞“科技、時尚、綠色、健康”新定位,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
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發布的《中國紡織服裝行業氣候創新行動進展與展望》報告顯示,紡織服裝行業低碳轉型質量提升,碳排放強度持續下降。到2024年底,紡織服裝企業氣候目標設定率已經從兩年前的83%上升到90%。67%的企業具備識別、評估和應對氣候風險與機遇的流程,開展價值鏈碳減排的企業占比達51%。
國家氣候中心主任巢清塵表示,紡織行業由于供應鏈長且分散,很多中小企業降碳能力不足,選擇可再生能源的成本較高、規模化不足,以及消費者接受的程度較低,特別是在碳足跡核算標準方面明顯不足,需要在碳管理數據庫基礎建設中下功夫。
在眾多碳減排手段中,應用可再生能源是紡織服裝企業最常采用的措施之一。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副會長閻巖表示,2024年,可再生能源使用占企業全部用能比例已經達到36%。可再生能源使用結構中,86%是生物質能,14%是綠電。生物質能主要來自燃煤鍋爐轉為生物質鍋爐,而近兩年企業綠電消費明顯躍升。
在這樣的行業背景下,龍頭企業的實踐也成為破局關鍵。波司登集團制定了“1+3+X”ESG戰略框架,規劃2038年運營凈零排放目標,從優化自身運營及供應鏈體系能源使用效率、擴大可再生電力應用率和加大公益項目支持三個維度,與供應商合作淘汰更新設備,建立供應商環境、能源管理體系認證,促使供應鏈向綠色轉型。
中小企業的綠色轉型路徑同樣引發關注。中國紡織規劃研究院副院長郭宏均表示,紡織業中,中小企業占比顯著高于制造業和工業的平均水平。郭宏均透露,105家專精特新企業調研顯示,91% 已開展綠色投資,聚焦清潔能源、設備改造等領域,但僅40%開展碳盤查,22%制定明確氣候目標,暴露中小企業低碳轉型中 “重投資、輕規劃” 的問題。
在應對國內挑戰的同時,國際市場規則變化倒逼行業升級。2024年歐盟《可持續產品生態設計法規》(ESPR)生效,歐盟將生態設計要求拓展至更廣泛的產品類別,覆蓋產品整個生命周期,從設計、生產到使用和廢棄處理,推動產品在耐用性、可重復使用性、可升級性、可維修性、資源效率、回收含量等多方面實現環保性能提升。
為了應對行業綠色轉型,孫瑞哲提出三點建議:一是要完善綠色治理體系,夯實發展基礎,推進從纖維到成衣的全產業鏈碳足跡核算;二是要打造協同創新生態,提升全鏈價值,發揮龍頭企業引領作用,推動產業鏈協同減排;三是要推進全球務實合作優化產業布局,融入全球綠色發展,加強與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合作,共享綠色技術,共建綠色標準和綠色市場,推動在綠色產品、再生纖維等關鍵指標的互認互通,探索構建穩定高效的紡織品跨國循環利用體系。
來源 | 21世紀經濟報道 記者:盧陶然 李德尚玉
提供環境新聞線索
環境新聞線索征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