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新聞記者 李鑫 王震 通訊員 虎欣
在"火車拉來的城市"鄭州,一座承載歷史記憶與文化傳承的非遺殿堂即將啟幕——由二七區德化街街道辦事處、鄭州社區大學、鄭州市非遺保護和文旅文創融合發展中心、鄭州全民學習志愿服務隊、鄭州美宜典設計有限公司聯合打造的鄭州社區大學"四不像"手工坊,將于2025年7月1日在二七塔畔榮耀揭牌。作為建黨104周年的特別獻禮,項目以"黨群引領·非遺煥新"為核心理念,甄選104個代表性非遺項目入駐,在百年地標旁構筑起活態傳承的文化高地。
非遺展廳以"中國非遺看鄭州,鄭州非遺看二七"為定位,將地域文化特質與現代商業場景深度融合,開創"黨建+文旅+非遺"的創新模式。立足二七區特色非遺資源,打造“紅色非遺”文化名片。通過主題展覽、技藝評選、沉浸互動等多元形式,煥活非遺技藝的時代魅力,提升社會影響力和傳播度。以“紅色文化+非遺”的創新性表達,構建獨居二七特色的文化品牌IP,激發年輕群體對傳統技藝的興趣與參與,進一步增強社區居民的文化認同感和歸屬感。
項目特別策劃省內外"百位非遺傳承人影像展",于二七塔區域設立專題照片墻,以紀實影像定格活字印刷術、剪紙、陶瓷、刺繡等104項非遺技藝傳承人的匠心瞬間。這不僅是對匠人精神的致敬,更是以視覺敘事構建城市文化記憶庫,讓游客在觸摸歷史脈絡中,感知鄭州作為"東亞文化之都"的深厚底蘊。
非遺展廳將黨建引領與文化傳承有機結合,既踐行"人民城市人民建"的治理理念,更通過"商圈+非遺"模式激活文化消費新場景。項目緊扣"非遺保護傳承弘揚"主線,推動傳統技藝與現代生活接軌,助力鄭州建設國家級文旅融合示范城市,為"行走河南·讀懂中國"品牌注入新動能。
當百年二七塔遇見千年非遺技藝,一場跨越時空的文化對話即將開啟。這里不僅是104項非遺的展示窗口,更是鄭州向世界遞出的"文化名片"——以地標為媒,以傳承為魂,在交通樞紐之上搭建文明互鑒的橋梁,讓中原文化在創新性發展中煥發時代光彩,為堅定文化自信、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貢獻鄭州力量!
編輯:王 震
二審:王 震
三審:李 鑫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