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省委黨史研究院、省文化和旅游廳聯合發布安徽10條“紅色+”研學旅游線路。線路主題以總書記考察安徽重要講話為引領,以紅色為底色,串連山水風光、古色歷史人文,串連場館和熱門旅游打卡地,串聯黨的四個歷史時期安徽的重要紅色標識,特別是新時代安徽打造“三地一區”的嶄新風貌。
讓我們跟隨這10條“紅色+”研學旅游線路
一起走江淮、學黨史
感悟精神密碼
傳承紅色基因
凝聚奮進力量
“二十八年紅旗不倒”線路
(皖西片區)
圖源:六安市裕安區人民政府官網政務資訊
金寨縣紅軍廣場—金寨縣革命博物館—金寨縣花石鄉大灣村—獨山革命舊址群(裕安區)—六安茶谷(六安市)—紅二十八軍軍政舊址(岳西縣)—大別山彩虹瀑布(岳西縣)
“新四軍與敵人奮戰到底”線路
(皖南片區)
圖源:涇縣人民政府官網
巖寺新四軍軍部舊址(徽州區)—新四軍土塘軍部陳列館(南陵縣)—云嶺新四軍軍部舊址(涇縣)—皖南事變烈士陵園(涇縣)—中國宣紙文化園(涇縣)—桃花潭風景區(涇縣)
“千里躍進大別山”線路
(皖西片區)
圖源:六安文旅
劉鄧大軍挺進大別山前方指揮部舊址(金寨縣)—張家店戰斗紀念館(金安區)—毛坦廠古鎮(金安區)—東石筍景區(金安區)—皖西大裂谷(金安區)
“淮海戰役勢如破竹”線路
(皖北片區)
圖源:濉溪縣人民政府官網綜合濉溪縣文旅體局
淮海戰役雙堆集戰場舊址、雙堆集烈士陵園(濉溪縣)—淮海戰役總前委舊址(濉溪縣)—臨渙古鎮(濉溪縣)—南湖國家城市濕地公園(烈山區)—蔡洼淮海戰役總前委舊址暨華東野戰軍指揮部舊址(蕭縣)—皇藏峪國家森林公園(蕭縣)
“百萬雄師過大江”線路
(皖中、皖南片區)
圖源:渡江戰役紀念館官網截圖
渡江戰役紀念館(合肥市)—渡江戰役總前委舊址紀念館(肥東縣)—長臨河老街(肥東縣)—李克農故居(巢湖市)—渡江戰役夏家湖登陸點紀念館(蕪湖市)
“把治理淮河經驗總結好”線路
(皖北、皖西片區)
圖源:新華社
千里淮河第一閘王家壩(阜南縣)—西田坡莊臺(阜南縣)—四里湖濕地(阜南縣)—八里河景區(潁上縣)—“靚淮河”工程(蚌埠市)—蚌埠閘水利風景區(禹會區)—橫排頭景區淠史杭工程展覽館(裕安區)—佛子嶺水庫連拱壩(霍山縣)
“中國改革的一聲春雷”線路
(皖東片區)
“當年農家”小崗村大包干發源地舊址(鳳陽縣)—鳳陽小崗村“大包干”紀念館—明中都遺址(鳳陽縣)—韭山洞(鳳陽縣)—狼巷迷谷(鳳陽縣)—瑯琊山景區(滁州市)
“巢湖是合肥的最好名片”線路
(皖中片區)
十八聯圩生態濕地(肥東縣)—四頂山景區(肥東縣)—蔡永祥烈士紀念館(肥東縣)—六家畈文旅小鎮(肥東縣)—張治中故居(巢湖市)—姥山島(巢湖市)—中廟云水灣(巢湖市)—巢湖市博物館(巢湖市)
“一江碧水向東流”線路
(皖江沿線片區)
桐城六尺巷(安慶市)—桐城文廟—桐城派陳列館—十里江灣生態文化公園(蕪湖市)—采石磯景區(馬鞍山市)—薛家洼生態園—馬鋼工業旅游園區—凹山地質文化公園
“科學技術要打頭陣”線路
(皖中、皖南片區)
安徽創新館(合肥市)—安徽省科技館(合肥市)—合肥科技館科技旅游示范基地(合肥黃山路館區)—合肥科技館(合肥蜀西湖館區)—蕪湖產業創新館(蕪湖市)
來源| 綜合安徽文旅、安徽日報、合肥在線
責編| 顧盼編輯| 王玲
主辦單位| 安徽省網信辦、省政府新聞辦
平臺建設及技術支持| 安徽新媒體集團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