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齊太倉令淳于公有罪當刑,詔獄逮徙系長安。太倉公無男,有女五人。太倉公將行會逮,罵其女曰:“生子不生男,有緩急非有益也!”其少女緹縈自傷泣,乃隨其父至長安,上書曰:“妾父為吏,齊中皆稱其廉平,今坐法當刑。妾傷夫死者不可復生,刑者不可復屬,雖復欲改過自新,其道無由也。妾愿沒入為官婢,贖父刑罪,使得自新。”書奏天子,天子憐悲其意,乃下詔曰:“蓋聞有虞氏之時,畫衣冠異章服以為僇,而民不犯。何則?至治也。今法有肉刑三,而奸不止,其咎安在?非乃朕德薄而教不明嗎?吾甚自愧。故夫馴道不純而愚民陷焉。詩曰:“愷悌君子,民之父母。’今人有過,教未施而刑加焉,或欲改行為善而道毋由也。朕甚憐之。夫刑至斷支體,刻肌膚,終身不息,何其楚痛而不德也,豈稱為民父母之意哉!其除肉刑。”
五月份的時候,齊地的太倉令淳于公犯了罪應當受到刑罰,有關官員命令將他帶到長安來受刑,太倉令淳于公沒有兒子,只有五個女兒,太倉公將要被官吏帶走的時候,他對五個女兒說道生孩子沒有男孩,現在遇到緊急的事情真是一點辦法都沒有。
他最小的女兒緹縈聽到這話非常傷心,于是便陪著父親一起來到了京城,他給皇帝寫信說我的父親在齊地做官,百姓都稱贊他為人清廉,處理事情公平,現在犯了罪應當受到懲罰,這實屬應當。
我考慮到一個人被殺之后再也無法活過來,一個人受到刑罰之后,再也無法恢復原狀,他們縱然想要改過自新。也是沒有絲毫的辦法了,我愿意充當官婢,為父親贖罪,讓他將來有改過自新的機會。
這封信被孝文帝看到了,他對緹縈的舉動很是感動,于是下令說道我聽說在舜帝統治的時候,用畫衣服的形式來區分犯錯誤的人,而百姓沒有犯錯誤的,這是為什么,是因為舜帝將德教做到了極致。
現在有三種刑法會傷害到人的身體,但是作奸犯科的人卻層出不窮,其中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難道是因為我的品德不足而無法更好的去引導百姓嗎,這真是讓我太慚愧了。
因此領導者的品德如果有缺陷就容易使百姓陷入犯錯的境地,詩經說有仁愛之心的君子,能夠很好的去保護百姓,現在有人犯錯沒有經過教導便對其進行嚴厲的懲罰,他們就算想要在未來改過自新也是沒有辦法了,我為這件事感到十分悲傷。
刑法斬斷人的肢體,在皮膚上刻字,終身都沒有辦法去除,他們心中的痛苦和遭受的恥辱可想而知,這豈是君王愛護百姓的行為,應當付出傷害人身體的刑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