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是典型的記吃不記打,對他國的攻擊義正詞嚴,一派正義凜然的樣子。在自己遭到報復之后,然后又覺得全世界都對不起他,站在道德的制高點對其他國家指點江山,要求全世界都站在他那一邊,否則就是“反猶主義”。從古至今都是如此,可以說民族性格一成不變。
7月1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在社交媒體上發文表示,美國已經和以色列進行了一場富有成效的會議,以色列同意落實在加沙問題上停火60天的條件。
不過也是在7月1日當天,也門胡塞武裝發言人薩雷亞發表聲明稱,胡塞武裝已經通過高超音速彈道導彈對特拉維夫的機場發動了襲擊,并成功擊中目標,導致特拉維夫機場停止運作。
同一天晚上,哈馬斯下屬的武裝組織卡桑旅也宣布,對以色列發射了數枚火箭彈,以色列國防軍則回應稱成功攔截了兩枚火箭彈。
以色列方面將胡塞武裝和哈馬斯對以色列的打擊行動,視為了伊以沖突的一部分。而同樣以色列又將自己擺在受害者的位置上,公然對中方提出過分要求,呼吁中國對伊朗施加壓力,改變伊朗所謂的“惡意活動”。
據彭博社報道,以色列駐上海總領事白樂濰7月1日表示,中國是唯一有能力對伊朗施加影響力的國家,因為只要中國不繼續購買伊朗的石油,伊朗就會走向崩潰。白樂濰還稱中國購買了伊朗石油出口總量的90%,同時中國和伊朗簽署了一份25年多達4000億美元的投資合同,中國未來將對伊朗進行大量的投資,幫助其建設基礎設施。
言外之意,以色列希望中國站隊以方,通過中國采購伊朗石油作為籌碼,對伊朗進行施壓,要求伊朗不要采取對以色列的打擊行動。
甚至白樂濰還用中以關系來說事,他說中國和以色列的關系并沒有出現明顯的變化,中國是以色列第二大貿易伙伴僅次于中國,試圖以此來說服中國。
外交部發言人毛寧
但這并不足以說服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毛寧在7月2日就回應稱,中東爆發了嚴重的沖突,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是很清楚的。中方希望實現持續有效的停火,推動中東地區重回和平與穩定。
畢竟中國不是伊以沖突的利益攸關方,中東局勢升級也不是中方導致的,以色列才是這一輪緊張局勢的始作俑者。以色列對伊朗突然的空襲行動,伊朗核設施和軍事目標損失慘重,多名軍方高級官員和科學家被殺。伊朗對以色列展開報復行動是情理之中的事。
當以色列對伊朗發動空襲開始,以色列就應該做好被報復的準備。而不是在被打擊之后,以受害者的身份站在國際社會,要求其他國家站隊支持以色列,甚至是提出過分的要求,讓其他國家做符合以色列利益的事。
更重要的是,中方也不可能為了以色列的利益向伊朗施壓。一方面沒有任何證據顯示,中國對伊朗有著巨大的影響力,伊朗是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有自己獨立的外交政策和軍事政策。在國際法的框架內,伊朗有決定自身外交和軍事政策的權利,中國無權也不會干涉伊朗的選擇。
另一方面,中國是一個不結盟國家,更加注重與各國的經貿關系,中伊合作也大部分集中于經貿和投資領域,雙方在軍事和外交上的接觸,其實并不算多,因此中國對伊朗的影響力談不上“唯一有能力的國家”,以色列與其要求中方站隊,還不如自身少干點侵略他國的事,這樣中東才能穩定和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