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還記得去年那個因為虐貓而被華中農業大學給予嚴重警告處分的蘇某嗎?今年他又因為考上了桂林市的事業單位而登上了熱搜,一個曾對小動物殘忍施害的人,能否成為人民公仆?
蘇某是華中農業大學的一名學生,在許多人眼里,他或許符合優秀的定義,至少在學業上是如此,但是在校園陽光照不到的角落,他還有另外一副面孔。
在一個月的時間里,他將人用藥物碾成粉末,不動聲色地混入水和食物,投喂給校園里的流浪貓,那些毫無防備的小生命,就這樣在痛苦中悄然死去。
若非有貓咪的尸體被發現于女生宿舍門口激起公憤,這段隱秘的罪行或許將永遠埋藏,校方與派出所迅速介入,監控錄像最終定格了蘇某的身影,讓他無可辯駁。
學校給了他一紙嚴重警告處分,這似乎是他為那些逝去生命付出的全部官方代價,但是風波過后,他好像并沒有受到什么影響。
處分之后,他不僅順利畢業,并且還以筆試第一的成績,出現在桂林市平樂縣事業單位的擬聘用考察名單上,而且他報考的正好是便民服務中心崗位。
原本一個未來的人民公仆就要誕生了,但是互聯網是有記憶的,當蘇某的名字與事業編第一名的光環一同出現時,網友們迅速將他與那起虐貓事件聯系起來。
短短幾天,相關詞條瞬間登上了各大社交平臺的熱搜榜,這個人又一次引起了網友們的憤怒。
其實網友的憤怒并非毫無緣由,能對毫無還手之力的動物施以持續、冷酷、隱蔽毒手,那這個人的內心該有多陰暗、扭曲?
我們如何能相信,這樣一個人在掌握了公共權力,面對前來求助的弱勢群體時,能夠真正地便民、為民?他的耐心與善意會不會只是另一場精心計算的偽裝?
但是網絡上并非這一種聲音,還有一小部分以媒體人胡錫進為代表的一方認為,人非圣賢,孰能無過?
蘇某已經為自己的行為付出了代價,而且現在被爆出舊聞之后,蘇某也正承受的巨大輿論壓力。
將一個犯過錯的年輕人徹底推向社會對立面,讓他永無出路,這是否是一種更隱蔽的暴力?社會是否應該給予他一個新重新開始的機會?
聽到這里,那些反對蘇某任職的網友也終于坐不住了,他們認為這根本不是機會的問題,而是底線的問題。
公共服務崗位,尤其是直接面向民眾的崗位,本質就是一種信任的托付,錄用一個有虐待、施害前科的人,無異于在公共安全體系中埋下一顆定時炸彈,誰能保證他已然改過,而不是隱藏得更深?
這種信任一旦被辜負,傷害的將是整個社會的信心,更有人指出,取消他的事業編資格,不等于剝奪他所有的生存權利,他依然可以在其他不涉及公共信任的領域,用行動去證明自己的改變。
隨著網友的討論越來越激烈,負責招聘的桂林市相關單位也成了風暴眼,他們的一舉一動,都備受網友的矚目。
6月30日,官方首次公開確認,名單中的蘇某與虐貓事件當事人,確系同一人,這個確認讓所有懸著的心落了地,次日7月1日,官方又一次發布通告稱,取消蘇某的招聘資格。
有細心的網友發現,官方給出的理由并非直接引用虐貓或道德敗壞,而是更具規范性的一句,根據目前情況及相關招聘要求,蘇某不符合招聘條件。
也就是說在招聘的明文規定之外,那條關于品德的看不見的紅線,被正式激活了,它告訴所有人,在體制內的選拔標準里,德與才的天平,在關鍵時刻會毫不猶豫地傾向前者。
就在官方發布通告之后,央視新聞也跟著報道了這件事,看來蘇某這次是真的沒有機會進入編制了,最終蘇某被攔在了體制的大門外。
蘇某的出局是輿論的勝利也是規則的勝利,讓許多人都明白了一個道理,原來成績好并不能說明什么,一個人的品德遠比分數更重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