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網絡安全已上升為國家治理的“數字基石”。在守護網絡安全的前沿陣地上,也有著檢察官們的身影。作為靜安區人民檢察院網絡檢察團隊負責人,區檢察院第三檢察部副主任、網絡檢察辦公室主任胡俊君在網絡犯罪檢察領域開拓深耕,依托院專業化辦案團隊和技術調查官等機制,以“法律+技術”協同模式,破解電子證據事實認定與法律判定等難題,全鏈條打擊跨境電信網絡及黑灰產犯罪,成為網絡犯罪治理的實踐先鋒。
以專業攻堅
破除技術難題
“與網絡犯罪作斗爭,不僅要懂法律,也要懂技術。”面對日新月異的網絡犯罪手段,胡俊君不斷探索“法律+技術”的辦案模式。
在全市首例程序化批量注冊游戲賬號案中,馬某某利用自編軟件,繞過游戲平臺防護,批量注冊A游戲公司賬號,非法獲取公民個人信息用于賬號實名認證,再經劉某某對外出售牟利。案發后,公安機關先后以涉嫌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提請批準逮捕二人。馬某某卻辯解個人信息是“自動生成”的虛擬信息。胡俊君化身證據“獵手”,仔細審查全案證據,發現大量詳細敏感的個人信息,果斷批捕涉案人員,并及時列出十余條補偵提綱。
后續審查起訴時,胡俊君查明馬某某不僅涉嫌侵犯公民個人信息,更涉及未經授權非法獲取計算機作出的身份認證處理數據。最終,檢察機關以非法獲取計算機信息系統數據罪、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對馬某某提起公訴;以掩飾、隱瞞犯罪所得罪,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對劉某某提起公訴,同時一并提起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均獲法院判決支持。這起全市首例案件,不僅成為上海檢察機關打擊網絡黑產的標志性案例,更推動涉案公司完善技術管控與數據安全體系,起到“辦理一案、治理一片”的效果。
在利用搶票軟件倒賣文化場館門票案中,面對行為定性的復雜難題,胡俊君再次展現出專業素養。她主動依托技術調查官制度,向行業專家請教,認真研習搶票軟件技術原理。當確認嫌疑人通過加載代碼侵入官方系統,非法獲取購票入館二維碼時,她果斷以非法獲取計算機信息系統數據罪提起公訴。此案引發社會廣泛關注。
在新型網絡犯罪頻發的當下,胡俊君憑借扎實的法律功底,依托技術調查官與專業導師的“外腦”支持,不斷完善電子證據體系,為破解“技術型犯罪取證難、定性難”提供了可復制的“靜檢方案”。
“個案辦理”“類案梳理”“系統治理”
創新舉措守護網絡生態
“網絡犯罪治理不能止于‘滅火’,必須構建‘防火墻’。”胡俊君深刻認識到,打擊犯罪只是第一步,源頭治理與多元協同才是根治網絡犯罪的關鍵。作為網絡檢察辦公室主任,她帶領團隊全力推進“兩個轉變”:從單純打擊犯罪向系統治理轉變,從單一履職向多方協同轉變。
在辦理濫用AI換臉技術制售逃避人臉識別“工具”案時,胡俊君查閱大量專業書籍與司法判例,通過針對性訊問,精準認定該“工具”屬于侵入計算機信息系統的專門程序,成功以提供侵入、非法控制計算機信息系統程序、工具罪提起公訴,獲法院判決支持。案件辦結后,她向涉案公司制發檢察建議,推動技術升級與數據監管;同時總結犯罪規律,聯合多部門開展法治宣講,形成“個案辦理——類案梳理——系統治理”的完整閉環。
在治理模式創新上,胡俊君深化落實區檢察院《關于推動網絡空間安全清朗的實施意見》,探索網絡檢察“四大檢察”綜合履職新路徑,推動設立“J?護網絡空間站”,搭建起多元共治的平臺:與區委網信辦、行業協會等緊密聯絡,精準研判新型網絡犯罪;加強與公安、法院的溝通聯絡,統一辦案標準;走訪轄區企業,送上定制化“檢察服務包”;依托專業導師制度,開展網絡檢察專題研究。
同時,她牽頭撰寫院《網絡檢察工作白皮書》,系統梳理網絡犯罪態勢,組織召開新聞發布會,向社會通報檢察履職成果。針對數字經濟伴生犯罪手段升級、黑灰產業鏈猖獗等痛點,她推動專業化辦案、深化綜合履職,促成多部門協作共治。正如她所言:“檢察履職要成為網絡空間的‘殺毒軟件’,既要清除現存病毒,更要構建‘免疫體系’。”
以“求極致”精神
不斷淬煉團隊戰斗力
“網絡犯罪辦案需要‘全科醫生’式的復合型團隊。”作為團隊帶頭人,胡俊君始終以“求極致”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與團隊成員。
在工作機制優化上,胡俊君認真貫徹落實“刑事案件繁簡分流”,針對簡易網絡詐騙案件,通過標準化模板實現快辦快結,促進案件辦理提速增效;在跨境電信網絡詐騙系列案中,面對案情復雜、人員眾多、證據薄弱等難題,她帶領團隊與公安機關共同研判,及時固定關鍵證據,提升證據收集的全面性與規范性,對大量的碎片化案件信息進行梳理歸納,繪制犯罪團伙關系圖、流程圖,成功起訴數十名犯罪嫌疑人,追訴到案二十余人,該案入選“兩高一部”發布的依法懲治跨境電信網絡詐騙及其關聯犯罪典型案例,成為此類案件的標桿。
在團隊建設方面,她精心設計“疑難復雜案例講解”、“技術+法律”跨界培訓等特色活動,形成“疑難案件集體會診——新型犯罪聯合攻關——辦案經驗定期分享”的工作閉環。在她的帶領下,團隊成員近兩年共有3人榮獲上海市反詐工作優秀個人稱號,這支年輕的團隊逐漸成長為能打硬仗的“多面手”,成為守護網絡安全的中堅力量。
從代碼邏輯中尋找法律突破口,在數據洪流中筑牢安全堤壩,于跨域協作中構建治理格局——胡俊君用行動詮釋著網絡時代檢察官的新使命。在5G、AI、區塊鏈等新技術重塑網絡空間的今天,她將繼續帶領團隊站在司法前沿,以專業破局、以創新治理、以團隊聚力,為數字中國建設筑牢網絡安全屏障。
記者:張琦
編輯:徐悅琳
資料:區檢察院
轉載請注明來自上海靜安官方微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