橫店,一方地域雖小,卻在中國頗具知名度的所在。
這里堪稱中國影視產業的核心樞紐,坐落著30余個大型拍攝基地以及約200座專業攝影棚。國內絕大多數影視劇皆在此誕生。自橫店的影視產業蓬勃興起后,便持續吸引著懷揣演員夢的人們紛至沓來。
(橫店)
如今,橫店匯聚了大約13萬名群眾演員,漸漸演變成了懶漢的聚集之地、光棍的生活天地。
在橫店懷揣夢想的追夢者眼中,王寶強無疑是他們的勵志榜樣。
(電影《樹先生》中的劇照)
王寶強是一位出身草根的演員,并非科班出身。他年少時于少林寺做俗家弟子,14歲起便輾轉在各個劇組充當武術替身。從那之后,他一直擔任配角。直至2002年,已做了4年配角的王寶強終于迎來機遇,首次擔綱主角,主演了電影《盲井》。
在橫店的茫茫人海中,王寶強脫穎而出,聲名遠揚。他堪稱我國知名演員里起步最為低微的那類人。
受王寶強成功范例的影響,諸多懷揣演員夢卻未接受過專業影視、藝術教育的人紛紛奔赴橫店尋求機遇。久而久之,這里匯聚了國內近乎所有非科班出身的群眾演員。
全國相當數量的非科班演員都匯聚于橫店。
這些人的學歷水平差異顯著,接受過大專或本科教育的總數不過20人上下,超過半數甚至不具備高中學歷。
然而,在橫店的群演當中,除去那些真心實意懷揣夢想而來的人,絕大多數都僅僅是為了謀求生計罷了。
倘若有新人初到橫店,在參加橫店影視城演員公會的培訓時,公會工作人員往往開口的第一句話便是:只要有手有腳,就能在橫店謀口飯吃。
(演員工會針對群演群體開展培訓工作)
故而,奔赴橫店做群演的群體中,相當一部分人是在別處難以立足,跑到這兒討生活的。
有做微商遭遇挫折后一走了之的,有送外賣時滿心煩躁、對未來感到迷茫不知此生該何去何從的,還有因沒有專長而求職無門的。總之,在這里,你能看到來自社會各個角落、形形色色的人群。
有趣的是,在橫店隨意碰上一名群演,若他是個年齡在30 - 50歲之間的男性,大概率是單身漢。
步入中年,嘗盡人生失意,不復年輕人的蓬勃銳氣,且未曾有過婚姻經歷。如此這般,橫店便成了懶漢庸碌度日的好去處。
正因如此,在橫店,絕大多數群演僅僅是為了掙口飯吃。
比起在其他地方找份工作上班,在橫店做群演確實要自由得多,但也僅僅是自由得多罷了。
在橫店做群演,最大的收獲便是那份無拘無束的自由,可除此之外,似乎也別無其他。
在這個片場,多數群演不過是毫不起眼的背景板,連個近景鏡頭都撈不著。有時候一個鏡頭要拍上一整天,群演們基本不用挪動位置,就這么稀里糊涂地把一天混過去了。
對于橫漂一族而言,無論懷揣著夢想奮力前行,還是僅僅打發時光,生活始終都繞不過金錢這一關鍵因素。
常言說得好,金錢并非無所不能,可沒了金錢卻寸步難行。人活于世,衣食住行、日常花銷,哪一樣離得開錢呢?在橫店做群演,收入問題常常成為眾多懷揣夢想之人無奈放棄夢想的關鍵因素。
收入狀況不佳是不少橫漂離開橫店的關鍵因素。
與外出打工不同,橫店有著獨特之處:只有接到戲才有收入,要是沒接到戲,便分文皆無。
《極目新聞》對化名鄭薇的女孩的橫漂歷程展開了追蹤。2023年6月,這個女孩奔赴橫店逐夢演藝,拍戲首日便收獲了146元的報酬。
這看似并非小數目,然而在初到橫店的兩個月時間里,鄭薇總共只拍攝了10場戲,所獲薪酬為1771元。細算下來,她一個月的收入還不到900元人民幣。
做群演所獲得的收入并不豐厚。
為了維持生計,鄭薇花費1000元租下民宿的一間單人房,竭盡全力削減生活開支。然而,她所拿到的工資,仍舊難以支撐生活所需。
鄭薇做橫漂期間,演員工會給出的薪資標準為120元/8小時。倘若一天工作時長超出8小時,便會按每小時15元支付加班費。要是表演中有跪拜之類的動作,或者額外增加了臺詞,還會有額外的費用。
不過,話又說回來,群演只有接到戲的時候才有報酬,而他們并非總能有戲可接。
群演們并非總能獲得參演的機會。
因此,鄭薇在2023年當了兩個月的橫漂后,因難以維持下去,便回到老家,入職一家公司擔任財務會計一職。
然而,在老家工作了半年之后,鄭薇內心對夢想的渴望愈發強烈。最終,她毅然決然地選擇辭職,懷揣著僅有的1萬塊存款,再度踏上橫漂之路,勇敢地迎接未知的挑戰。
橫店的演員注冊數量已超13萬之眾,然而,長期駐留在橫店的僅約9000人。
在橫店,絕大多數“橫漂”只會停留3至5個月便會離去,僅有少數人能夠待滿1年以上。倘若一名群演能在橫店待上3年,那幾乎可以將其稱作“土著”了。
絕大多數在橫店漂泊的人,只能在橫店停留短短數月。
在追尋夢想的道路上,像鄭薇這般求而不得的并非個例,她也并非追尋夢想歷時最久之人。
2015年,由爾冬升執導的電影《我是路人甲》正式上映,收獲了不少贊譽。影片中有一個飾演自己的角色,給一些觀眾留下了深刻印象,他便是沈凱。
(群眾演員沈凱)
在參演《我是路人甲》之前,沈凱最為人熟知的作品當屬徐克執導的《狄仁杰之神都龍王》。有趣的是,在這部影片里,沈凱所呈現給觀眾的僅僅是他的頭頂——拍攝畫面中僅捕捉到了他的頭頂部分。
《我是路人甲》上映之后,沈凱依舊在橫店做著群演。
2016年,他在《女醫·明妃傳》中亮相;2018年,于《夜天子》里有精彩表現;2020年,又參演了《封神之人魚傳說》。然而,他所飾演的皆非劇中主要角色。
(由沈凱所扮演的角色)
截至2024年,沈凱已在橫店度過了12個年頭,然而夢想依舊未能照進現實。
在長達12年的演藝生涯中,他參演了80余部影視劇,然而所飾角色的出場時長累計起來,不過短短幾分鐘。
2024年11月,在微博視界大會上,沈凱榮獲金葉榮耀獎,這一獎項是對他多年來始終如一地懷揣影視熱忱的認可與褒獎。而此次領獎之際,亦是沈凱在媒體面前露面時間最長的一次。
沈凱榮獲金葉榮耀獎項。
時至今日,橫店依舊是個獨具一格的所在。這里承載著最為熾熱的夢想,然而,這些夢想又仿若鏡花水月般縹緲。
此處匯聚著各種各樣的人,有的人因懷揣著迷茫來到這兒,有的人則為追逐心中的夢想奔赴至此。
此地,總有人因滿心失望而決然離去,卻也總有人攜著憧憬欣然奔赴。
信息來源:
【1】紅星新聞作品:《橫漂沈凱:當“路人甲”的這十二載》
【2】極目新聞報道——《橫漂故事:于橫店待了兩個月,僅參演10場戲,收入為1771元,有人拍完都不清楚自己的戲份》
【3】據金融界消息,十幾萬橫店群演集體迎來調薪。與此同時,短劇劇組數量呈現出減少的態勢。一位有著4年橫漂經歷的群演,為了找到戲拍,加了500多個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