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國民黨軍隊原本想死守住平潭島,作為自己遠眺大陸的最后一塊兒據點。然而在解放軍的進攻下,李延年兵團最終兵敗如山倒,無奈只能撤退逃到臺灣,面對李延年兵團的潰敗,陳誠原本想著判處其死刑,但是在其他黃埔將領的奔走求群勸說之下,最終判處12年有期徒刑。然而盡管減了刑,李延年心中仍是不甘。他只能狠狠地說道:李天霞騙我,他當初說了不會撤退的。
意志崩潰
說起來李延田也是國民黨部隊排的上號的一名響當當的小將,在抗日戰爭期間,這名將領幾乎打滿了整個戰場,在每一次的重大戰役中幾乎都有李延年的身影。
也正是因為李延年在抗日戰爭的優秀表現,使得他愈加受到蔣介石的重視,在解放戰爭開始之后,他也成為華東地區蔣介石最信任的幾個兵團司令之一。
然而讓李延年自己都沒有想到的是自己在抗日戰爭中屢創輝煌戰績,然而到了解放戰爭中自己卻不靈了,是怎么打怎么輸。
作為黃埔書生的嫡系將領,李延年心中是有自己幾分傲氣的,然而沒想到跟隨著唐文博在山東地區打了一仗,被華東地區的解放軍打的徹底失去了信心,在山東地區的結束之后,其實李延年面對解放軍已有三分膽怯。然而在淮海戰役開始之后,李延年已經作為了徐州剿總的副司令,此時的他真正成為了蔣介石在華東地區的幾根支柱之一。
李延年在淮海戰役中已經失了神智,原本他想要去救援黃維兵團,但是面對解放軍的阻擊他又遲遲帶領部隊無法穿過,等到他好不容易把部隊帶到只差幾十公里的時候黃維兵團已經被全殲。
而此時李延年驚恐地發現自己也已經陷入到了解放軍的大包圍中,只能拼命突圍。在淮海戰役結束的時候,李延年的命是保住了,但是部隊傷亡慘重。此時的蔣介石還要依靠這些黃埔將領,所以也沒有計較戰場得失,只是讓李延年繼續防守福建。
戰也亡不戰也亡
淮海戰役結束之后,李延年心態已經崩了。
自己之前在抗日戰爭中是何等威風,什么時候受過這種委屈?從抗日戰爭開始,從山東戰場到淮海戰役,他李延年無一勝績,從北敗到南,這對一個驕傲的將領來說是一件非常難過的事。
所以這個時候的李延年已經認識到國民黨部隊已經是沒有什么辦法挽回局勢了,像杜聿明這么能干的人都成了俘虜,自己還做什么無用的掙扎呢。何況如今自己雖然說要防守福建,但是可以用的部隊還沒有自己之前一個兵團多,解放軍是乘勝追擊,自己這邊士兵士氣消沉,這仗根本沒法打。
于是李延年在福建的時候已經徹底躺平,基本上也不去視察部隊,只是一味打麻將抽鴉片混日子。
再這種情況下,國民黨部隊是守不住福建的,于是李延年也只能跟李天霞的七十三軍撤到平潭島做最后的掙扎。
當年的剿總副司令李延年如今基本上成了一個光桿司令,而手下唯一的大將李天霞帶領的七十三軍也不過數千人。
被做局了
現在這個時候不僅李延年認識到這仗打不了了,李天霞也認為根本打不下去,而且他不想坐以待斃,他想要撤到臺灣。
面對李天霞的心思,李延年洞若觀火,其實他也想走,但是現在沒有蔣介石的命令他是絕對不敢退的。
李延年畢竟是李天霞的上級,李天霞想著怎么也要拉一個墊背的,萬一老頭子怪罪下來就說是李延年下的命令。
于是李天霞騙李延年上了一艘軍艦上去,跟他說自己決不撤退,只是在船上指揮更加安全。李延年聽了李天霞的保證也就上了船,但是他沒想到戰事不利之后這艘船直接開向了臺灣。
這一番操作下來,李延年和李天霞雖然沒有成為俘虜,但是這個擅自撤退的罪行算是坐實了。
這一次老蔣要新仇舊恨一起算,山東戰場和淮海戰場上失利一并開始問責。這時候李天霞早已經買通了李延年麾下的參謀出來作證,說自己從平潭島撤退是奉了李延年的命令。
這下李延年有苦說不出,合著李天霞最后還被自己做了一個局。
陳誠在審理李延年的時候認為其擅自撤退應該被判處死刑,但是經過一眾黃埔將領的奔走勸說,李延年最終被免除了死刑而改判為十二年有期徒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