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職業教育的力量為“夕陽紅”注入“青春動能”。
來源 | 中國教師報
本報記者 | 李鵬
實習生 | 董晨曦
王茜
在河北省唐山市首佳養老院里,20歲的郝甜甜正熟練地為一位失能老人調整智能護理床的角度,床頭的屏幕上實時顯示著老人的心率、血壓等生命體征數據?!耙郧坝X得養老就是照顧衣食起居,最難的也不過是端屎端尿,現在才知道這里面有太多學問?!焙绿鹛鹫f。
郝甜甜是曹妃甸職業技術學院智慧健康養老服務與管理專業的大三學生,她每天的實習內容,除了基礎護理,還有熟練掌握各種智能康養設備。
目前,我國60歲以上人口已達2.8億,養老服務需求呈爆發式增長,但康養護理人才缺口卻高達600萬,從業人員中專業人才占比不足10%。面對困境,曹妃甸職業技術學院從2017年就開始謀劃布局,開辦智慧健康養老服務與管理專業,組建健康養老專業集群,用職業教育的力量為“夕陽紅”注入“青春動能”。
產教融合
讓課堂與養老一線無縫對接
走進學校的護理實訓基地,宛如置身于一間真正的智慧養老院:智能護理床、康復訓練機器人、虛擬現實(VR)模擬系統等設備一應俱全。一名學生正在教師指導下學習使用一款帶有傳感器的紙尿褲——當老人失禁時,傳感器會立即將信號傳輸到終端,提醒護理人員及時處理。
“我們的課程設置完全對標養老機構的實際需求?!睂W校產教融合處處長劉德華說。學校構建了一套涵蓋老年護理、康復理療、老年心理學等多領域的課程體系。除了理論教學,學生每周有40%的課時用于實踐操作?!氨热鐬槔先朔磉@個動作,我們會在模擬床上練習200次以上,直到形成肌肉記憶。”一名正在實訓的學生告訴記者。
產教融合不是“花架子”。學校與京津冀地區30多家知名養老機構建立了長期合作關系。唐山首佳養老院的老人非常歡迎學生來實習。因為,學生擅長運用智能設備,還會組織老人開展智能手機培訓、手工制作等活動,讓養老院的氛圍變得輕松活躍?!斑@些學生帶來的不僅是優質的服務,還有全新的服務理念?!别B老院負責人說。
企業專家走進課堂也是產教融合的重要一環。學校定期邀請養老行業資深從業者舉辦講座,分享一線工作經驗?!吧蟼€月,一位有20年康養經驗的‘唐嫂’給我們講如何處理老人的突發情緒問題,那些案例比書本上的理論生動多了。”郝甜甜說。
“請進來”的同時,學校也積極創造條件讓學生“走出去,見世界”。學校組織學生投身養老志愿服務,舉辦送醫下鄉“手拉手”活動,學生為老人送去愛與溫暖,也收獲了職業素養方面的成長。在河北省唐山市樂亭縣汀流河鎮,學生為村民義務體檢、給村民提供個性化的康養建議,得到村民的高度評價——“這些娃娃人好、(醫療)技術也好,盼著以后他們能多來幾次”。
智慧康養
用智能塑造養老服務尊嚴
在學校智慧康養實訓室里,記者親眼見到“智能清洗機器人”是如何優化護理工作的。機器人通過機械臂和溫水循環系統,能在10分鐘內完成失能老人的大小便清潔工作,全程無須護工接觸?!斑@不僅減輕了護理員的負擔,更重要的是保護了老人的尊嚴。”學校黨委宣傳部部長李鵬對記者說。學校與深圳匯博機器人公司合作,不斷將這類智能設備引入教學與實訓中。
數字化技術正在重塑養老服務的各個環節。學校開發“智慧養老管理平臺”,包含健康監測、用藥提醒、活動預約等功能。老人佩戴的智能手環會實時上傳心率、睡眠等數據,系統一旦發現異常便會自動預警?!耙淮危晃焕先说男穆释蝗簧撸脚_及時通知了醫護人員,避免了一次意外。”學校智慧健康養老服務與管理專業教師馬悅說。
在居家養老場景中,學校研發的“適老化改造方案”也初見成效。在老人家中安裝智能跌倒報警器、語音控制燈光等設備能有效降低居家養老的風險?!拔覀冊鵀橐晃华毦永先税惭b了這套系統,一次他在家中摔倒,報警器立即自動聯系了社區服務中心,工作人員10分鐘內就趕到了現場。”學校智慧健康養老服務與管理專業學院院長肖沛民介紹。
智慧康養的理念,正在改變大眾對養老服務的認知。郝甜甜還記得第一次使用智能設備時的感受:“當看到機器人代替人工完成那些煩瑣的護理工作時,我突然覺得養老服務不是低端勞動,而是科技含量很高的職業?!?/p>
人才培養
從“就業”到“樂業”的跨越
2024年河北省職業院校技能大賽中,學校的學生斬獲護理技能大賽二等獎。這一成績的背后是學校對人才培養質量的嚴格把控。“我們的學生不僅要掌握護理技能,還要具備溝通能力、創新思維等綜合素養?!毙づ婷裾f。
學校推行“雙導師制”,每個學生都有一名校內專業導師和一名企業實踐導師。“我的企業導師是首佳養老院的護士長,她不僅教我護理技術,還告訴我如何與老人溝通?!焙绿鹛鸶嬖V記者。這種模式讓她提前適應了職場環境。
學生對養老職業的認同感正在提升。“以前跟親戚說學養老專業,他們總覺得沒面子?,F在我跟他們講智能設備、健康管理,他們開始覺得這是個有技術含量的工作。”郝甜甜說,她的父母現在逢人就夸女兒的專業有前途。
學校還承擔了河北省養老護理員的培訓任務。自2019年以來,已培訓3800名護理員,其中許多人通過考試獲得了職業資格證書?!拔乙郧笆羌彝ブ鲖D,參加培訓后找到了在養老院工作的機會,現在每月有幾千元收入,還能照顧老人,很有成就感?!睂W員晏女士說。
錨定未來
構建“學養融合”康養生態
在學校的規劃中,一個更宏大的養老構想正在成型——建設“學養融合”社區?!拔覀冇媱澰谛@周邊建設一個適老化社區,讓低齡老人與學生共同生活。”校長王艷廷描繪著未來的場景:退休教師可以在社區開設講座,學生則為老人提供生活照料,從而形成“代際互助”的良性循環。
“社區將配備智能健康管理中心,為老人提供一站式養老服務?!蓖跗G廷介紹。學校還將開設老年“培訓班”,設置書法、繪畫、智能手機應用等課程,讓老人實現“老有所學”。
“學養融合”的理念,旨在打破傳統養老院的封閉模式?!白尷先伺c充滿活力的年輕人相處能有效改善他們的精神狀態。同時,學生在與老人的互動中也能提升職業素養和人文關懷能力。”王艷廷說。
這一構想已進入實質推進階段。學校正在與當地政府部門溝通,政府計劃劃撥50畝土地用于社區建設。“我們希望用3—5年時間,把這個社區打造成京津冀地區的養老示范項目。”王艷廷信心滿滿。
曹妃甸職業技術學院的探索為破解中國養老難題提供了一個可行的方案。通過產教融合培養專業人才,借助科技提升服務質量,再以“學養融合”的理念構建新型養老生態,這所職業院校正在用實際行動為這個萬億級的“夕陽紅”產業注入源源不斷的活水。
當越來越多的“青春養老人”懷揣熱忱與技能投身其中,我們有理由期待,中國的養老事業將迎來一個被智慧與青春共同溫暖、被尊嚴與幸福充盈的美好明天。
如果你覺得這篇文章不錯的話
歡迎【關注】&【星標】&【轉發】
來源 | 中國教師報
編輯 | 皮皮兵不皮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