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識沈佳潤,是在她8歲時與爸爸小沈陽參加親子綜藝《人生第一次》。
因為長相,她被吐槽為“最丑星二代”。
她年紀尚小不識字,更不懂外界的惡評與嘲諷。
提到爸爸,她會說:我長得像爸爸很驕傲。
天真無邪的面龐,配上自豪的語氣,沈佳潤的一句話無疑像一把刺刀一刀刀刺痛小沈陽夫婦的心。
在備采時,小沈陽懇請網友嘴下留情不要攻擊孩子。
沈春陽話未出口淚先流。
事后,他發文公開護犢子:女兒是我這輩子最值得驕傲的!
驕傲,但也頂不住輿論。
自節目收官后,后悔帶女兒上節目的小沈陽夫婦,再也沒有帶她上過節目,全方位保護她。
如今,11年過去了,沈佳潤搖身一變成了“別人家的孩子”。
當她自如切換中、英、韓三語接受媒體采訪,帶著作品自信站上舞臺宣布出道時,作為父母的小沈陽夫婦仍如當年一樣,驕傲中帶著對女兒的保護。
沈佳潤以神秘嘉賓身份亮相小沈陽演唱會,不料被吐槽跑調、節奏卡不準,還被攻擊長相。
事后,小沈陽發文回應,為女兒保駕護航。
沈佳潤初次以偶像身份亮相,為給初來乍到的女兒撐腰,小沈陽幫其宣傳專輯。
當“小沈陽女兒單曲首周銷量僅65張”與“小沈陽女兒專輯售賣遇冷”等負面詞條登上熱搜時,還沒等沈佳潤澄清,小沈陽先忍不住護犢子了。
澄清了銷量,認可了女兒,感謝了粉絲,晾了不懷好意的網友。
從六月初沈佳潤亮相演唱會開始,小沈陽就已經為女兒發了四條動態了。
要知道,小沈陽從走紅至今被網暴造謠成那樣,他都沒這么積極回應過,就拿最近的沈陽演唱會來說,結束后網上出現10萬+的惡評,他愣是沒為自己說過一句全部默默承受,頂多在背景大屏上留下“我會努力”四個大字表達自己的態度。
可為了女兒,他總是第一時間沖在前面。
在感慨可憐天下父母心之時,最打動我的是年僅19歲的沈佳潤像極了一株被愛意澆灌出的絢爛花朵。
從8歲開始被攻擊樣貌,但她從不認命,于是倍加努力讓所有人都知道她有多閃耀。
19歲出道再被攻擊樣貌、實力、唱功,進而攻擊其背靠大樹享受優渥資源,她也沒有狡辯試圖標榜自己的努力,而是說:明白別人心中感受到的不公,所以我選擇加倍努力去填補這些不公平感。
能認識并說出這番話,這孩子是有思想的。
再看她出道以來發的每一條動態,都沒有星二代身上背靠大樹卻急于擺脫爹媽影子力證自我實力的毛病。
她始終都是,感謝觀眾對她的包容與支持,告誡自己加倍努力。
小小年紀,內核之穩,內心之富足,不禁想起她曾在《人生第一課》中那些超出年齡的成熟與共情力。
被分配到破舊房子里時,她沒有哭鬧與抱怨,而是在陳述了其他小伙伴優越的居住條件后,表達了自己的真實想法。
第一想法是可以跟爸爸媽媽住一起,第二想法是這屋條件還行。
三言兩語安慰了失落的爸媽。
在小沈陽玩游戲倒數第一時,沈佳潤沒有失望,而是擔心起爸爸有高原反應,心疼他身體不舒服導致臉色發白。
在問答環節,主持人讓她在諸多玩具中選擇禮物時,她先是給爸爸媽媽選擇兩幅手套,最后才想起來給自己挑禮物,結果也是一雙手套。
她說,沈陽的冬天很冷,有了手套一家人就不會冷了。
在被問到父母哪里厲害時,別的小朋友都爭先恐后地說媽媽賺錢很厲害,還有人說爸爸喝酒很厲害,唯有沈佳潤說爸爸做飯很厲害,哪怕土豆絲鹽放多了也好吃,因為那是爸爸做的。
除了做飯厲害,爸爸一直出去演戲還很辛苦。
同齡的孩子考慮自己,她卻考慮起父母,擔心總是頭疼的媽媽,總是腸胃不好的爸爸。
小沈陽對拍戲沒有自信,她無條件鼓勵與支持:爸爸你演吧,你演得像坨屎一樣,你都是我的影帝。
從小到大,這超乎年紀的體貼,定離不開父母愛的滋養。
事實證明,多次護犢子的小沈陽給足了沈佳潤底氣,他也用實際行動證明父母之恩在于托舉,而非生養。
小沈陽與沈春陽原生家境普通一度上不起學,后靠唱二人轉為生,兩人十多歲相識、相知、相戀,組成家庭便攜手打拼,一路白手起家擁有名與利。
成名后,小沈陽沒有拋妻棄女,沈春陽沒有放低位置,兩人仍并肩作戰。
他說:她是為我而生的。
她說:他是我的天。
魯豫曾問小沈陽:出名后,沈春陽有安全感嗎?
他說:不能因為出名了就想別的。
在唱歌節目中,小沈陽談到沈春陽。
他哽咽地說:媳婦命苦,父母走得早,我跟女兒是她唯一的親人。
最高級的愛,無疑是心疼。
心疼她一路打拼的辛苦。
心疼她子欲養而親不待的命苦。
小沈陽與沈春陽像兩只抱團取暖的“流浪貓”,但從未因各自吃飽穿暖選擇分開,反而盡自己最大的力托舉后代,讓其成為令人羨慕的“家貓”。
托舉過程中,欣賞她的優秀與性格,愛她的點點滴滴,待她羽翼豐滿就讓她自由追求夢想。
哪怕一擲千金,哪怕對抗輿論……直到把女兒送上最愛的舞臺。
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靠自己走出來的小沈陽,又靠自己為女兒托舉與兜底換她自由飛翔。
在人人嘲諷資源咖的時候,這又何嘗不是一個好的家庭的意義?
一個家庭的最理想狀態不在于多么殷實、富貴,而在于爸爸愛媽媽,媽媽愛孩子,孩子愛父母,讓愛流動起來并形成閉環,之后每一輩都在竭盡所能去托舉下一代更上一層樓。
正如《苦盡柑來遇見你》:姥姥在海里游,父母在地上跑,女兒才能在天上飛。
生養不是恩,托舉和兜底才是。
小沈陽夫婦對女兒的規劃是毫無保留的托舉,而沈佳潤的蛻變,也告訴所有人要學會托舉自己。
國內大好資源放著不用,跑去國外苦練唱跳,三國語言自如切換的沈佳潤就沒打算走捷徑,這份真誠換來的好感,遠比父母托舉來得更扎實。
原件正確,復印件才會正確。
小沈陽夫婦爆紅后沒走歪,女兒自然也非不勞而獲的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