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俄烏沖突再度迎來重大變局,俄羅斯先發制人,對烏克蘭發動了一場自沖突爆發以來規模空前的大規模空襲,一時之間,烏克蘭全境警報長鳴。
在6月28日到29日的夜里,俄羅斯對烏克蘭全境發起了·“斬首行動”,這仗打得有多兇?烏軍方說有六個地方都遭了襲擊,俄方477架無人機、60多枚導彈鋪天蓋地壓境。
對此,烏軍稱雖攔下了俄方211架無人機和38枚導彈,但特意提了一句"動用了所有能用的防御力量",可見普京這次是下了狠手,背后也暗示著烏方儲備告急。
另外,烏軍還在電報上證實了一個消息:一架F-16戰機被俄無人機打中墜毀了,飛行員也陣亡了,這已經是俄烏沖突中損失的第三架F-16。每少一架,烏軍的空中屏障就薄一分,心里的弦也得再繃緊一分。
不過,俄方剛說希望盡快定下第三輪談判的日子,轉臉就來了場大規模空襲,這時間點卡得太巧。
一方面,是澤連斯基還想拖著,一直沒有回應關于談判的事,普京也沒耐心了,直接向烏克蘭施壓。
值得注意的是,在此次大規模空襲之前,普京還做出了一些看似“示弱”的動作。
普京正式宣布自2026年起俄羅斯要削減國防預算,接下來三年都將如此,這一消息讓歐洲部分國家估計以為普京有“投降”之意,放松了警惕。
同時,克宮還提到愿意盡快推進俄烏第三輪談判,這或許讓美方放下戒心。
可就在各方被這些消息麻痹之時,普京果斷下令發動大規模襲擊,打得烏克蘭及其背后支持者一個措手不及。
這也體現了現代戰爭中外交與軍事策略相互配合的重要性,所謂兵不厭詐,外交上釋放煙霧彈,為軍事行動創造有利條件。
另一方面,俄羅斯發起這場空襲的前一天,烏軍用大批無人機炸了克里米亞和布良斯克州的俄軍彈藥庫、機場,還傷了好幾架戰機。
那么,俄軍這次既是對烏方的報復,但往深了看,對著烏軍的軍事目標和軍工廠下狠手,不光是削弱對方戰力、攥住戰場主動權,更像是在談判桌前先亮一亮肌肉。
畢竟,談判桌上的話有多少分量,往往得看戰場上交手的結果。這時候加把勁,無非是想讓接下來的談判,能順著自己的節奏走。
空襲的硝煙還沒散,澤連斯基就又向美歐喊了話,盼著他們能再給俄羅斯加點壓,軍援也能再給多點,但這無疑會更加惹怒普京。
此外,在俄烏沖突升級之際,烏克蘭還做出了一個重磅決定。
6月29日,澤連斯基簽了總統令,要退出《渥太華禁雷公約》,這公約1999年生效后,一直管著殺傷性地雷的使用、儲存和轉讓。
更巧的是,前兩天波羅的海三國已經先一步退了群,芬蘭和波蘭也在走流程。這么多國家扎堆"退群",難免讓人多想,一旦沒了公約約束,這些國家會不會給烏克蘭送地雷?
真要是這樣,戰場怕是要變成更危險的泥潭,地雷這東西埋下去,不光眼下能擋敵軍,往后幾十年都可能成為隱患,平民遭殃不說,連停戰后的重建都得跟著犯難。
俄烏這場仗,還在往更膠著的方向走,真要在談判桌上談出個結果,怕是沒那么容易。畢竟,槍桿子還沒歇著,誰也不肯輕易松口。
更別說這次大規模空襲,再加上烏克蘭退出禁雷公約這檔子事,也往本就復雜的局勢里又扔了塊石頭。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