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我心中的那座城——阿勒泰》首映禮在北京舉辦。首映禮后,中國紀錄片導演、凹凸鏡DOC聯合創始人張新偉接受記者采訪,從專業視角解讀這部由五部短片組成的電影。作為深耕紀實影像的專家,張新偉指出影片實現了“技術表達與人文深度的雙重突破”。
張新偉導演拍攝參加《我心中的那座城——阿勒泰》首映禮現場圖。照片由受訪者提供
張新偉特別贊賞《那時我還小》短片中小演員的表演,導演采用長鏡頭這一極具挑戰性的拍攝手法,這對演員的表演水準提出了嚴苛要求。然而,小演員毫無怯場之態,其肢體動作流暢自然、一氣呵成。《風的約定》短片以公路片形式串聯阿勒泰四季風光,馬背回憶與草原光影構成“流動的視覺詩集”。在注重感情表達的同時,五部短片在技術上也不遜色于院線電影,拍攝時,使用了超高清LED電影標準技術,讓觀眾完全沉浸在純真敘事中,不僅提升了觀影體驗,更讓阿勒泰的自然人文景觀以前所未有的細膩質感呈現于銀幕。
導演張新偉。照片由受訪者提供
“冬不拉琴聲是角色情感的延伸,而非簡單的背景音樂。”張新偉說,以《古麗娜的枕頭》短片為例,天鵝刺繡既是“非遺”技藝更是愛情符號,使傳統文化自然融入生活場景。
“我曾帶領中國詩歌春晚團隊多次前往阿勒泰采風。2025第十一屆中國詩歌春晚總會場設在阿勒泰,中國詩歌春晚系列活動引發廣泛好評。近期,我們將倡導啟動全國朗誦者通過線上線下的方式朗誦關于阿勒泰的詩文。”參加首映禮的中國詩歌春晚總策劃、總導演、詩人屈金星說,“阿勒泰不僅是一個值得多次光顧,更是一個值得安家的地方。”
據了解,這部由五部短片組成的電影合集將于2025年7月18日在愛奇藝、騰訊視頻同步上線。從電視劇到電影,阿勒泰題材作品正在構建起立體的文化表達體系,通過不同藝術形式向世界展示這片土地獨有的魅力。
(雪都嘟/阿勒泰地區融媒體中心實習記者 葉麗娜·努坤)
一審:熱孜萬.玉山
二審:郭平
終審:阿依秋瓦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