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梅這仗,打到今天,已經沒人能假裝樂觀了。烏克蘭這邊人是真快頂不住了,連《華爾街日報》都開口說局勢“糟糕”,那說明西方也差不多打算認賬了。現在情況很簡單:俄軍不再藏著掖著,西方不再遮遮掩掩,烏克蘭,只剩下硬撐。
你想想,五萬人壓進蘇梅州,離州府只剩20公里,這種距離,說白了就是俄軍的戰術縱深已經插到烏軍后腦勺上了。
而且當面的兵力比例是3:1,烏軍增援一撥又一撥,第158機械化旅都扔上去了,還是擋不住。
什么英國訓練、T-72坦克、AS-90自行炮——全都上了,效果呢?俄羅斯步步推進,沒被打退,說明什么?這不是兵力不足的問題,是防線根本裂開了。
最絕的是,烏克蘭已經開始拿外國雇傭兵當主力使。日本、韓國、格魯吉亞、波蘭、英國的退役兵都扔進來了,本來是“國際聲援象征”,現在是真上了戰場、真掉了腦袋。他們操作的是西方裝備,頂的是烏軍換不出來的空缺。
甚至于,連“口袋陣”這種冷戰戰術都重出江湖了——不是被困,是被“套”進去。
說白了,這不是戰場博弈,這是獵殺。
不是一場戰爭該有的形態,而是一場屠宰作業。
而且別以為俄軍還在留手。這次上蘇梅的部隊,清一色是帶番號、掛榮譽的“近衛+海軍步兵”精銳,104空突師、83空突旅、40海軍步兵旅、155海軍步兵旅,這配置不是“緩沖區建設”,是“全殲性作戰”預案。
能打庫爾斯克、能咬盧甘斯克的部隊,如今全部南下——普京已經不再藏手牌。
烏克蘭這邊呢?戰壕都來不及挖,無人機沒了,兵靠自己埋地線找陣地,甚至有士兵直接在炮火下刨洞生存——現代戰場,生生打成了一戰版的坑道守備。
更絕的是,朝鮮軍隊也沒閑著。在庫爾斯克那邊正屯著,說不定下個月就給蘇梅再送2萬人。你要是覺得朝鮮軍隊不行,那只能說你對現實理解還停在輿論水平。
這些人訓練的狠、服從性高、編制完整、吃苦能力極強——是能打仗的兵,不是宣傳道具。讓朝鮮人守后、俄軍打前,這種搭配,已經在實戰里跑過好幾輪了。
而美國現在的態度,坦白講,就是一個字:“撇”。
防空導彈?沒了。精確制導彈藥?暫停。
借口很統一:伊朗那邊更急。以色列要用,美國得先補庫存。
特朗普的態度更直白:你們自己看著辦吧,別指望我們陪你打到底。
這不是放棄,是戰術收攤。烏克蘭變成了“項目失敗”,被貼上標簽后,自動移出戰略核心視線。接下來美國可能還會嘴上支持,但實打實的援助?能省則省,能掐就掐。
所以你看現在的節奏,是完全反轉的。
過去:烏克蘭求援、美國答應、俄軍推進受阻;
現在:烏克蘭求援沒人理、俄軍兵臨城下、西方媒體都說“形勢很嚴峻”。
蘇梅不是某個方向的告急,它是一個信號。一旦這里守不住,整個烏克蘭北線直接穿透,基輔腹地告警,東部戰線側翼暴露,整個戰局就從“拼命守”變成“怎么退”。
而普京最狠的一點,不是打得猛,而是打得穩。一步一口,掐著你的人力、物力、情緒、輿論,一點點把你推進不可挽回的深淵。你不想談,那我就打到你不得不談。
而現在,烏克蘭只剩下:
——“繼續裝沒事”,然后慢慢被擊穿;
或者
——“主動停下來”,承認自己賭輸了這把戰爭牌局。
結局不是西方能決定的了,是烏克蘭撐不撐得住最后一個陣地,而這陣地,現在叫“蘇梅”。再守不住,連首都的呼吸都會被聽見炮聲。
這,不是告急,是戰術心臟驟停的前兆。
誰都看得出來。只是沒人愿意當那個掐掉氧氣管的人。
但普京已經動手了。你想不想停,已經不重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