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賽季CBA轉會窗一開,規則變化真是一石激起千層浪,這次官方直接放寬了球員注冊年齡門檻——只要打過U17國青世界杯的球員,哪怕沒滿18,也能直接注冊進一線隊,年齡線降到16歲,說實話,這一下子把不少人的算盤都打亂了,尤其是那些早早就盯著青年隊“慢慢熬的俱樂部,你說巧不巧,遼寧男籃正好趕上了這波紅利,王俊杰能不能回歸,直接影響著遼籃未來幾年的天花板。
其實這事真沒那么簡單,別以為就是“放寬年齡這么一條新規就能直接改變格局,CBA這些年“青年才俊的故事聽多了,能兌現的沒幾個,但要說這次遼寧是真的撿了大便宜,那也不算夸張,王俊杰,2005年生,還在美國舊金山大學打NCAA,去年入選國青,U19世界杯場均12.6分5.5板,國內高中聯賽也有過27+22的炸裂數據,最關鍵人家還參加過NBA無疆界訓練營,能在那種環境下打出23分16板4帽的表現,說不定就是那種一上來就能打的狠角色,這種球員直接無縫進一隊,可不就是遼寧的及時雨嗎。
把話說回來,遼寧內線老問題誰都知道,韓德君、李曉旭都不年輕了,李曉旭的傷病也是反復折磨,休賽期的最大任務其實就是補血,換新鮮人,王俊杰要能回國,直接頂上李曉旭的四號位,和付豪、張鎮麟搭著用,遼寧鋒線立馬有了新氣象,問題來了,付豪這位置還能穩嗎,這幾年付豪打得也不是說差,只是缺點爆點,穩定是穩定,天賦不算拔尖,要是王俊杰真能兌現天賦,主力位置沒準真懸了。
但話說回來,CBA每年都在搞新政,去年的“外援四節七人次直接讓廣廈黑馬逆襲,今年又輪到年輕人搶戲,聯盟看似是給了機會,其實壓力也大,別忘了,這種U19國字號小將直接進一隊,雖然理論上能提升比賽觀賞性,但你真讓十六七歲的孩子和成年隊員硬碰硬,能不能扛得住,還是得看教練組的膽量和眼光,楊鳴這兩年已經嘗試過年輕化,但是真到關鍵場次,還是靠老將兜底,要真把王俊杰推到主力鋒線,遼籃的容錯率就上來了,風險也大了,這是個兩難的選擇。
網絡上球迷的討論也沒停過,一邊是支持王俊杰回歸,說遼籃這波太賺了,年輕化必須加速,另一邊又有人擔心,別到時候“擺爛練新人,爭冠變成空談,其實你要問懂球的都知道,遼籃的班底不是說換一個新秀就能立馬質變,真正的核心還是在于老中青的搭配,鋒線要有沖擊力,內線還得兜住,王俊杰適應CBA強度沒問題,但他能不能馬上在防守端頂住壓力,能不能和張鎮麟形成良性互動,這才是決定遼籃能不能重返爭冠行列的關鍵。
從聯盟大環境看,這次新政其實變相給了俱樂部更多操作空間,青訓體系完善的隊伍可以加速上升,像遼寧、廣東這樣底子厚的隊伍可能率先受益,中小俱樂部要想復制這套路徑,難度其實更大,換句話說,這波新政有點像是“內部卷,不是給所有人都派糖,拼的是誰的青訓、誰的人才儲備夠深,遼籃這次只是正好趕上了風口,當然,能不能把握住,還得看王俊杰本人怎么選——留在NCAA繼續深造,還是回家鄉直接拼一線隊,這個決定真不輕松。
不得不說,CBA這些年的政策變化越來越像是“賽道重塑,誰能早早卡位,誰就能提前布局,遼寧男籃這次如果能把王俊杰簽下來,鋒線立馬補強,陣容結構更合理,給楊鳴多了戰術選擇,未來三年甚至五年,遼籃的競爭力絕對不會掉隊,反過來說,要是王俊杰選擇繼續留洋,遼寧就得頭疼怎么解決內線陣容老化的問題,畢竟李曉旭退下后,真正能打硬仗的四號位可不多見。
最后得說一句,遼籃球迷顯然是最開心的,畢竟誰不想看到自家青訓的天才小將出場打主力,萬一真成了CBA的“歐文+杜蘭特組合,張鎮麟+王俊杰,鋒線雙人組,未來幾年都不用太擔心斷檔了,不過理智點說,所有的政策紅利和天才新星,最終都得在場上見真章,別光看紙面實力,比賽才是檢驗一切的標準,CBA要想真正青春風暴,光靠新政還不夠,還得看各隊怎么用、怎么練、怎么扛住壓力,遼籃這次能不能吃到紅利,下賽季見分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