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西方住宅”(East-West House)是一棟位于荷蘭海牙的轉角住宅翻新擴建項目,使用面積140平方米,由Bloot Architecture建筑事務所首席設計師Tjeerd Bloothoofd主持設計,其業主分別來自中國與荷蘭。兩位業主曾旅居亞洲多年,對東西文化皆有深厚理解與情感。
因此,在購買這棟建于20世紀30年代的老磚屋后,他們希望將這座典型的西方住宅打造成一個融合東西文化、具有現代美學與可持續理念的溫暖之家。
從建筑語言看,西方傳統建筑偏好石材,結構明晰、功能分明;而亞洲建筑則更傾向木材使用,材質內外貫通,空間層次自由、直覺。
這種文化理解貫穿于本次設計中:空間不再被固化分區,而是采用互相交錯、重疊的功能布局,唯一明確功能的是廚房,它由三個功能塊共同組成,是整個空間的軸心。
材質的選擇同樣講究“對話”與“包容”,項目使用了木材、混凝土與鋼材三種主要材料,不同肌理與質感交錯呈現,豐富了視覺層次,也平衡了溫度與理性。原有磚砌外立面與新擴建的混凝土網格形成強烈對比,但通過細節控制,材料過渡自然,整體呈現統一。
擴建部分向后延展,通過降低地面,形成了天花更高、層次更豐富的空間體驗。混凝土從立面延續至下沉式花園,并以寬大臺階及座椅包圍的形式呈現,營造出一個公園般的微型綠洲。這一連續的混凝土結構,既回應了老建筑的秩序感,也成為內外連接的重要媒介。
入口設計別具匠心:一處由原始鍍鋅鋼材打造的壁龕穿透新立面,內嵌一扇等高等寬的鋼制樞軸門,作為全新迎賓的儀式性標志。
進入門內,映入眼簾的是一堵沿走廊展開的橡木墻,內部集成了廚房、儲物、衣帽、衛生間等功能模塊,將雜亂系統隱藏于木作溫度之下。
穿過橡木墻體引導的動線,便進入本案的核心亮點——住宅的新心臟。這個位于擴建區中心、設有大型天窗的空間,不設固定功能,卻因其開放性而成為一家人共享的精神場域。
陽光灑落、綠意環繞,混凝土臺階自然成為可坐、可聚、可思的生活劇場,也讓整個家從此多了一個可以自由使用的“留白之所”。
本案在結構處理上也考慮周全,沿用原有建筑的支撐邏輯,使新舊結構自然融合為一體。由此,一棟原本功能分明、線條刻板的磚屋,通過文化融合、材質交織與結構對話,完成了一次兼具情感溫度與建筑深度的重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