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俄烏戰爭全面爆發前,俄羅斯控制著全部的克里米亞以及大約三分之一的頓巴斯區域。
而在雙方開戰三年多后,俄軍占領著99%以上的盧甘斯克州,以及頓涅茨克州、扎波羅熱州、赫爾松州的70%多。
以上是除克里米亞外,俄羅斯提出領土要求的四個州;而在這四州外,俄軍在哈爾科夫州、蘇梅州以及尼古拉耶夫州和切爾尼戈夫州的各自一角,也有存在。
在前段時間,俄軍還攻入了第聶伯羅州。
作為直接支援東部地區作戰的“基地”,第聶伯州的戰略地位十分重要。而先前俄軍還只是攻入了該州,現在則已在該州占領地盤,并控制了第一個定居點——達克尼。
目前俄軍攻抵、攻入第聶伯羅州的方向有三處,涉及的部隊則有中部集群第41集團軍第35摩步旅以及第90坦克師、第51集團軍第114摩步旅、南部集群第29集團軍第36摩步旅。
其中第114摩步旅和第36摩步旅的作戰區域是相鄰的,但所不同的是后者目前仍著力于南頓范圍的作戰,打到州界的沃夫恰岸邊就沒再前進了;
第114摩步旅是沿著沃夫恰河以北的T-0428公路展開進攻的,因此在該部沿著公路突破州界后,并沒有停下腳步,而是繼續向西進攻。
而沿著公路向西的第一個村莊就是達克尼,這個村子人口不多,只有100余人,但因為是俄軍占領的第一個第聶伯羅州村莊,所以具有標志性的意義。
現在比較有意思的有這么幾個點:
第一:第114摩步旅這支部隊大家都知道,是出自頓軍的一支王牌部隊,自阿瓦迪夫卡戰役以來,該部猛打猛沖,建功無數。
而該部在休整后是在6月5日才重新開啟進攻的,到現在還不到一個月的時間。
但就在這不到一月之內,第114摩步旅就向西猛沖了15公里,不僅輕松地拿下了“千人村”——阿列克謝耶夫卡;還接連吃下了澤倫伊庫特和新烏克蘭卡兩個小村子。
在打到州界后,又繼續猛攻突破烏軍的州界防線,再吃第聶伯羅州的村莊。
就第114摩步旅的攻擊速度來說,可以說目前全戰線只有該旅南邊的第36摩步旅可以一比了。
關鍵第114摩步旅對面的烏軍部隊其實并不少,計有第35陸戰旅、第37陸戰旅、第46空突旅、第72機步旅、空軍聯合步兵旅,以及第24突擊營、第214突擊營、第421無人機營等部隊。
僅以編制實力來看,第114摩步旅對面的烏軍幾乎是一個集團軍的體量;但后者還是讓俄軍以極快的速度撕開防線,這顯然是有問題,而且問題很大的。
要說烏軍在誘敵深入,實在也不敢玩得這么大;可就戰場表現來說,又實在說不過去。
比較合理的解釋就是,烏軍這些部隊經過長期苦戰后,缺額已十分嚴重,雖然是幾個旅的番號,但真要論可戰兵力,卻未必比休整完畢的第114摩步旅能有多大優勢。
在這種情況下,作為俄軍頭等攻堅精銳的第114摩步旅,方可取得如今的戰績。
而第二個比較有意思的點在于,既然第114摩步旅已經沖到了第聶伯羅州,那么下一步要干什么?
要知道,第聶伯羅州并不屬于俄羅斯提出領土需求的州;但是控制地盤這種事兒,它顯然也不會嫌棄拿得少。
要說俄軍當下去控制整個第聶伯羅州,自然還是做夢,可若是服務于當前戰線,占領局部地區呢?
以第114摩步旅所在的位置來說,屬于中部集群的責任區,但與東部集群的南頓戰線相接。
俄軍對于南頓肯定是要全部占領的,但是完全按照州界線來打的話,會有一個明顯的三角突出部。
而要把這個突出部拉平,則需要占領第聶伯羅州境內的新帕夫利夫卡(戰前人口3400余人)。
另外對于當前中部集群的作戰來說,重點仍然是紅軍城。
如果俄軍控制新帕夫利夫卡的話,對于消除烏軍的側翼威脅,并進一步牽制烏軍援軍,也是有利的。
所以既然俄軍已經越過州界攻入第聶伯羅州,那么所圖者必然不止是當前的這一個村子,下一階段對新帕夫利夫卡方向的攻擊有極大可能會出現。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