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日,浙江慈溪市衛生健康局微信公眾號發布《高考結束了,該勸人學醫了!》一文稱,醫學生沒有輕松大學,但有滾燙的信仰,當你拯救一個家庭于水火時,會發現學醫已經不止停留在學的表面,你踏出的每一步,都是對生命的虔誠丈量。
該文寫道,對不起,醫學生,一本本醫學教材誓要把你培養成文化達人;對不起,你以為的社交對象,其實是實驗課上的大體老師;對不起,考試月讓你重溫高考,超越極限,性命攸關的專業,沒有重點,卻處處是重點;對不起,你可能還要面對來自病患的質疑和抱怨……但,這座醫學之城,值得你負重前行!是的,我們想對你說聲謝謝,你熬過的夜、流過的汗、背到哭泣的知識,會變成你最厲害的“武器”,成為一名從死神手里搶人的戰士。對不起,醫學生,我們毀了你的輕松大學夢,但謝謝你,讓人類健康的城池永遠固若金湯。
澎湃新聞注意到,2013年,慈溪市出臺《關于加強衛生人才培養和引進若干意見》,明確從這一年起,凡被“985”、“211”工程院校正式錄取的前50名醫學類緊缺專業慈溪籍學生,每人每年補助2萬元政府助學金,對其他被“985”、“211”工程院校和其他院校第一批正式錄取的前100名醫學類專業慈溪籍學生,每人每年補助1.5萬元助學金。
《慈溪日報》相關報道提到,衛生技術人才缺乏,在國內各省、市、地都普遍存在。慈溪市也和其他地方一樣,衛生人才缺口逐年加大,而且由于近年來慈溪市醫療機構基本建設力度加強、報考醫學院校學生數量較少等各方面原因,致使該市衛技人才缺口有持續加大趨勢。“人才緊缺”、“引進困難”已成制約本地衛生事業發展的兩大瓶頸,慈溪市出臺這一政策的背景,也是為了著力緩解這種兩難狀況。
2024年6月,慈溪市衛生健康局也在答復人大代表《關于加大鄉鎮醫療機構扶持力度的建議》時提到,當地充分發揮市政府“醫學助學金”政策紅利,每年簽約高考成績在特殊類型招生控制線以上的醫學類緊缺專業慈溪戶籍學生100名,其中,臨床醫學專業65人,兒科學、醫學影像學、眼科學、精神醫學、麻醉學各5人,預防醫學專業10人。對于簽訂醫學助學協議的高中畢業生,根據學制年限由市財政按每人每年15000元的標準以政府助學方式補助,其中:40%在回慈工作簽訂聘用合同后一次性發放,60%在工作5年內逐年平均發放。通過政策引導,鼓勵慈溪籍應屆高中畢業生選擇醫學相關專業、完成學業后回慈工作,為包括鄉鎮衛生院在內的各級醫療衛生機構補充緊缺急需人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