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和馬斯克,徹底“分手了”!
一票優勢通過的“大而美”法案,是特朗普的狂歡,馬斯克的憤怒,最大風險或已經出現,馬斯克不客氣了:特朗普在令美國自殺!
法案生死線,51:49的驚險通關
6月28日,特朗普力推的《大而美法案》在民主黨人長達16小時的全文朗讀抗議中涉險通關。51:49的微弱優勢,內里卻是殘酷的財富轉移。
法案核心實際便是兩把刀,一刀砍向醫療補助和社會福利,另一刀為富豪與企業減稅。
國會預算辦公室的報告卻是顯露,未來十年,財政窟窿將再擴大3.3萬億美元,每年利息支出暴漲超千億。
當普通家庭因削減醫保多付賬單時,頂級富豪正享受小費免稅、汽車貸款減免等政策紅利。
更諷刺的是,法案竟同步將聯邦債務上限提高5萬億美元,創下史上最大增幅。
就在法案通過后48小時,一場互聯網核爆在X平臺點燃。埃隆·馬斯克的賬號,向“大而美”法案瘋狂掃射,直言支持這坨財政垃圾的議員該被刻上恥辱柱,另外嗆聲若法案生效,美國黨明天就誕生。
然而特朗普反擊馬斯克拿的政府補貼比誰都多,要不是自己支持,馬斯克和特斯拉又何來的今天?
正面的回嗆,曾經盟友的撕破臉面,面對特朗普和法案,馬斯克又是為何不惜撕破臉也要阻止該法案?
表面上,馬斯克激烈反對的理由是擔憂瘋狂財政擴張必然帶來惡性通脹和國家財務崩潰。但馬斯克不是空口白喊財政危機,他是看到了技術驅動國家競爭力的核心變量正被耗盡。
該法案本質是一次向全美中產和傳統工業體系回灌資源的大型操作。
補貼農業、扶持制造業回流、擴大聯邦崗位支出……這些用錢砸出的“新增長點”不僅不能短期見效,反而進一步擠占了原本投向新質生產力的國家資源。
而馬斯克真正恐懼的,是法案埋葬美國的未來。
當特朗普給油氣巨頭塞補貼時,新能源車企的稅收抵免被攔腰斬斷,當軍工復合體吞下1500億國防預算時,人工智能研發禁令讓科技公司窒息。
他的憤怒指向一個殘酷現實:財富盛宴中,90%的菜品端給了餐桌上1%的人。
而馬斯克的憤怒直指本質,這是在令美國自殺!他清楚看到,當2025年1.2萬億美元利息吃掉財政收入的24.5%,美國將喪失投資基建、科技、教育的底氣。國家信用卡被刷爆的代價,最終會由校園里懵懂的孩子承擔。
更不必說,該“自殺法案”的賭局的盡頭怕是兩頭輸!
最大風險浮現:美國的賬單,誰來接盤?
未來財政10年增加3.3萬億美元債務的說法并非空穴來風,美國國債規模達36.2萬億美元,年利息超1萬億美元,已經占聯邦稅收23%,甚至超過國防預算,且可能十年內飆升至3萬億美元/年。
債務的增速的嚴重失控,而美債正以“每100天增加1萬億美元”的速度膨脹,最終或形成“債務-利率”惡性循環,這個結果對于當前的美國來說,終究是承擔不起。
且,全球拋售美債潮的速度并未降低,中國的美債持倉墜至7654億,已經達到20年最低。
日本狂拋3000億,英國單月撤退441億。當海外買家份額從35%崩至23.5%,特朗普甚至荒唐的想到用“穩定幣將80%儲備換成短期美債”!
然高盛模型警告過,美債收益率突破6%,穩定幣利息覆蓋不了擠兌風險,若拋售潮觸發錨定脫鉤,36萬億債務核彈或將直接爆炸。
而當“舉債-消費”成為國家運轉的唯一動力,也不難怪一如馬斯克所說,特朗普的行為是在讓美國成為一個“賭場國家”。
此外美國2024財年赤字1.9萬億,國債利息吃掉稅收的23%,甚至超過軍費總和。而“大而美”法案再次通過,美國債務風暴繼續。
那馬斯克揚言的“新黨”能有戲嗎?實際也不然。傳統兩黨既沒能控制財赤膨脹,又無力引領技術浪潮轉化為國家財富。
如果馬斯克代表的科技資本真的成功攪局,美國現有政治格局可能洗牌。可這種重塑過程是否帶來動蕩和全球科技政策斷層?沒人能預知。
但能夠確定的是,3.3萬億國債的重壓之下,美國的終極策略赤裸裸,把高筑的債臺狠狠砸向全球。這種“勒索”注定要付出慘痛代價,而馬斯克的“政治自殺”預言,或許正在倒計時。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