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四川省瀘州市納溪區某鎮某村茶園自動噴淋灌溉系統穩定運作,為茶樹提供充足水分,實現高效節水灌溉。
“現在是高溫天氣,咱們的茶樹正需要‘喝水’,自從有了噴灌系統,給茶樹澆水再也不用人工上下山挑水了。”近日,四川省瀘州市納溪區某鎮某村茶園自動噴淋灌溉系統穩定運作,茶農張大爺一邊修剪茶葉一邊向前來回訪的檢察官不住感慨。
2016年,納溪區某鎮某村爭取到的茶產業水資源建設項目開工,但之后一直處于“爛尾”狀態。2024年8月,納溪區檢察院通過行政公益訴訟監督,推動當地政府、法院及相關單位合力護航工程完工。今年初,在茶葉的關鍵管護期,該村的茶農們終于用上了高科技噴灌技術。
工程“爛尾”7年:茶農的困與盼
納溪區是全球同緯度茶樹發芽最早的區域,被譽為“中國特早茶之鄉”。納溪區現有茶葉基地31.5萬畝,年綜合產值89億元。納溪區某鎮某村是該區茶產業主產區,因地處巖區、水利設施基礎薄弱,2016年獲批的市級茶產業水資源建設項目是該村茶農們的希望。該項目計劃投資200萬元,新增自動灌溉面積1124.3畝。但是,計劃70天完工、于2017年底就投入使用的自動灌溉工程項目,直到2024年也遲遲未完工。
“茶農只能靠蓄水池存儲天然雨水和人力從山下取水灌溉,茶葉生產經營遇到了難題。”2024年4月,納溪區人大代表依托人大代表建議與檢察建議銜接轉化機制,向納溪區檢察院反映相關情況。納溪區檢察院隨即派員回訪人大代表,對相關區域的茶山、茶企、茶農進行摸排,了解到前述灌溉項目建設停滯確實已嚴重影響農業生產和村民生活,遂以行政公益訴訟立案調查。
涉案項目為什么推動艱難?經查,該項目于2017年9月開始施工,因未妥善解決土地協調、電力配套滯后等問題進度緩慢。當地政府多次協調,但由于缺乏系統性的統籌調度,相關部門協同不暢,歷時一年多該項目僅完成工程總量的70%。2021年3月,施工單位法定代表人變更,無人跟進項目建設,工程建設陷入長期停滯。2023年11月,經相關部門協調,項目雖完成了變壓器安裝,但因原施工單位不配合,工程再次暫停。
多方聯動“破局”:從訴訟到通水的100多天
2024年5月,納溪區檢察院向屬地鎮政府發出檢察建議,建議其加強監管,推動涉案項目投入使用。但在整改回復期內,相關工程仍未有效復工。同年7月,檢察官現場核查發現,相關工程依舊處于擱置狀態。同年8月28日,該院依法向法院提起行政公益訴訟,請求判令屬地鎮政府依法履行水利項目建設監督管理職責,確保項目盡快投入使用,保障周邊茶山及農戶的生產灌溉。案件起訴后,納溪區檢察院在跟進監督中發現,相關工程建設進度仍然緩慢,并時有停工現象。同時,屬地鎮政府因多次督促建設單位加快施工進度收效甚微,商請檢察機關介入協調。
納溪區檢察院調查發現,相關工程進度慢有多方面的原因,如施工方不配合、涉及部門較多且互相推諉、經辦人員頻繁更換、相關資料收集不全等。就此,該院與屬地鎮政府共同商定整改方案,協調組織鎮政府、村委會、施工單位和納溪區財政、水務、審計等部門多次召開推進會,厘清各方責任,明確具體任務及完成時限,倒排工期。
2024年9月,經多次商討,大家形成了“由村集體墊資,原施工單位委托第三方協助施工,屬地鎮、村派專人全程查看進度,審計部門同步跟進”的工作方案。相關工程恢復施工后,納溪區檢察院督促該區審計、財政等部門實行聯合巡查,堅持三天一巡查、一周一總結,確保施工進度。
經過100多天的推進,2024年12月,涉案項目終于完工。為確認使用效果、推動落實后期維護責任,納溪區檢察院于當年12月13日組織該區法院、水務、審計等部門召開公開聽證會,并邀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作為聽證員參會。通過實地查看灌溉情況,聽取茶農和建設單位、屬地鎮村、相關部門代表的情況介紹,聽證員一致認為涉案項目已達到建設要求,可投入使用。
“人大+檢察”延伸治理:打通鄉村振興“水動脈”
“盡管涉案項目已經完工,但施工過程拖延時間過長,致使公共利益持續受損,屬地鎮政府在履職盡責方面有不可推卸的責任。為切實維護公共利益,檢察機關于今年2月26日依法變更訴訟請求,請求判令屬地鎮政府怠于履行水資源項目建設管理職責行政行為違法。這不僅對行政機關依法履職具有警示意義,也對其他工程建設項目的規范管理起到震懾作用。”檢察官說。
今年3月10日,納溪區法院作出判決,確認屬地鎮政府怠于履行某村2016年市級水資源項目建設管理職責的行政行為違法。收到判決書后,納溪區政府和屬地鎮政府非常重視,完善了相關監管機制,避免類似問題再次發生。以該案辦理為契機,納溪區檢察院對轄區涉茶產業水利工程開展專項排查,竟發現了多個類似問題。為此,該院向納溪區人大常委會作專題報告,采取“人大+檢察”協同監督模式,推動納溪區人大審議通過“全區農業特色產業發展”議案,形成茶產業保護長效機制。
在此基礎上,納溪區檢察院促成該區開展茶產業工程建設進度攻堅專項行動,督促涉茶產業4個水利工程按期完工,為納溪區鄉村振興提供有力保障。
“這次‘人大+檢察’協同監督的探索取得實實在在的成效,推動解決了遺留問題,打通、激活了‘水動脈’,滿足了茶產業的灌溉需求,讓村集體和村民都得到實惠。”納溪區人大常委會副主任許坤表示。
(來源:檢察日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