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三伏天帶著五個不一般的特點來了,種地的鄉親們得繃緊弦。
7月20日才入伏,比往年晚了近十天,上回這么晚還是2006年。晚入伏意味著熱氣團來得晚卻可能更兇,就像2006年多地熱得牛都躲陰涼。
今年三伏總共30天,中伏只有10天,可別以為時間短就不烤人。2007年30天三伏天,40℃高溫把地里玉米葉子都曬卷了邊。
入伏和出伏都是農歷六月廿六,老輩人說“倆六月碰頭,熱得田埂冒油”。
更關鍵的是今年是母伏,農歷雙數入伏,悶熱多雨要同時防。河南的鄉親留意,母伏雨水多,玉米地得提前挖排水溝防澇。
黑龍江種大豆的農戶注意,暴雨一來及時清壟,別讓苗泡水里。
秋包伏模式也來了,8月8日立秋,末伏9日才開始,熱氣要拖長。
2019年秋包伏時,杭州到9月還38℃,茶樹都得搭防曬網。江南、江淮的水稻正灌漿,未來20天得盯著田里水夠不夠。處暑后8月23日,末伏還沒結束,老話“處暑不出伏,莊稼要受苦”有道理。
不過現在不能全信老話,得看副熱帶高壓咋走,它偏西偏強就會一直熱。
山區種果樹的,趕在大太陽前給樹盤鋪秸稈,保墑還能降地溫。平原種玉米的,早上傍晚澆水,別正午澆,不然熱氣一蒸根容易爛。湖里養魚的鄉親,高溫天多開增氧機,水太肥了容易翻塘。
老輩人看云識天氣的辦法還能用,比如“天上魚鱗斑,曬谷不用翻”。但也得結合手機天氣預報,雙保險才穩當,別光靠經驗。現在最擔心的是北方暴雨和南方干旱碰頭,兩頭都得顧上。
華北種玉米的,暴雨前檢查大棚支架,別讓大風掀了棚膜。
華南種甘蔗的,未來半個月沒大雨,得引水灌溉,別等葉子發黃。
可能有人覺得時間還早,等熱起來再動,可地里的活計等不得。
2006年就有農戶拖到高溫來了才澆水,結果井水都不夠用。我個人認為,現在就得把工具備齊,水泵、塑料布、防曬網先買好。
不同地方情況不一樣,山區防山洪,平原防干旱,湖區防缺氧。
留個心眼,未來幾天得盯著最新預報,老天爺的脾氣說變就變。最后給大家列個行動清單:北方清溝渠、南方修水泵、各地查農具。
有不懂的趕緊問村里農技員,別自己悶頭干,誤了農時可不行。老天爺的脾氣得順著摸,地里的活計得搶著做,提前準備才心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