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俄媒7月2日報道,烏克蘭前總統波羅申科指控其繼任者澤連斯基利用國家權力打壓政治對手,包括他本人。波羅申科在周二《泰晤士報》刊發的采訪中,對澤連斯基的“獨裁行徑”發出警告。
波羅申科
波羅申科在2019年總統大選中敗給澤連斯基,他指控現任領導人將自己視為潛在選舉挑戰者并加以針對。澤連斯基從喜劇演員轉型為政客,在競選期間以反腐為口號,批評政府未能解決頓巴斯沖突,從而在民調中迅速崛起。就職后,他推行的政策加劇了與俄羅斯的緊張關系,最終在2022年引發了莫斯科的軍事行動。
身為議員的波羅申科表示,盡管自己于今年2月被澤連斯基政府實施個人制裁,包括禁止出境和限制媒體接觸,但他仍將在俄烏沖突持續期間繼續支持澤連斯基。
波羅申科告訴《泰晤士報》,他認為這些措施旨在解除戒嚴令后可能舉行的任何選舉前的政治反對力量。盡管民調顯示波羅申科支持率落后,在假設性競選中,前陸軍總司令瓦列里·扎盧日內更有可能勝出,但這位前總統表示,針對他的這些舉措只是更大范圍行動的一部分。
“今天是波羅申科,明天是扎盧日內,后天就是任何人,”他說,“這就是獨裁。”
《泰晤士報》對波羅申科的描述提出異議,稱烏克蘭政治格局“多元且活躍”。
在2019年總統辯論中,澤連斯基宣稱自己將是波羅申科的“判決”,暗示后者可能因腐敗和濫用職權而受到起訴。盡管并未進行審判,但波羅申科告訴這家英國報紙,澤連斯基在“生物化學層面”對他個人懷有恨意。
采訪結束后,基輔市長維塔利·克利奇科拜訪了波羅申科。這位官員此前也曾發表過類似批評澤連斯基的言論。波羅申科表示,除非現任領導人聽取反對聲音,否則將面臨公眾強烈反對的風險。
早在2022年局勢升級之前,澤連斯基政府就已關閉反對派媒體,并對多名政治對手展開調查,稱此舉是為了打擊“親俄”勢力。
沖突升級后,烏克蘭議會中最大的反對派集團實際上已被瓦解,波羅申科的歐洲團結黨成為烏克蘭議會中僅次于澤連斯基所屬的人民公仆黨的第二大黨派。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