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日,以山東艦航母為核心的中國海軍航母編隊到訪香港,甲板水兵列隊排大字祝福,消防船升起“水門禮”歡迎,場面好不熱鬧。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山東艦現身香港的幾天前,在新加坡停靠多日的英國航母“威爾士親王”號也動身離港,前往印尼以及澳大利亞。
表面上看,這完全就是兩回事兒,互相之間并不存在什么關聯。畢竟一個是在香港,一個是在新加坡,不僅所在位置相隔甚遠,航行路線也沒有沖突。
然而細究之下,這里面卻有著不少微妙且有趣的聯系。
首先我們要知道,關于“威爾士親王”號的此次航行,其實是英國“高桅桿-25”行動的一部分。所謂的“高桅桿-25”行動,是英國為了體現軍事力量,于今年4月下旬所開啟的一個全球性部署行動。
具體內容就是以派遣以“伊麗莎白女王”級航空母艦“威爾士親王”號為核心的航母戰斗群,從本土前往印太地區進行一系列的交流訪問,并且參與相關的軍事演習活動。
對于英國而言,這是一次罕見的大動作,不僅預計時間長達八個月,更有多達13個盟友派遣人員和軍艦參與,被認為是英國“本世紀以來規模最大的部署”。
按照英國方面的說法,這次行動主要是為了巡航印太到英國的貿易路線,從而向全世界尤其是該地區的伙伴和盟友證明,如今的英軍是一支“有能力和可靠的力量”。
說直白一些,英國就是想要通過這次全球航行來秀一秀肌肉,告訴全世界如今的英國依舊強大。
原本英國想要炫耀武力也沒什么,畢竟人家好歹是曾經的地球扛把子,掌握著世界海洋貿易不說,殖民地更是一度遍布全球。從某種意義上講,這也算是重溫一下昔日榮光了。
但問題是他們為了能夠更加彰顯自己的“強大”,居然還想跑來碰瓷中國。在“高桅桿-25”行動開啟之后,英國方面開始在一些對華相關問題上頻頻進行炒作。
比如在4月22日,也就是“威爾士親王”號航母戰斗群離港起航,正式開啟“高桅桿-25”行動的那天,英國《每日電訊報》就發布了一篇炒作意味十足的報道。
報道中稱英國航母打擊群指揮官布萊克莫爾在接受采訪時表示,本次行動的航行路線尚未確認,并不排除穿越臺灣海峽。
另外布萊克莫爾還提到,響應美國對英國發揮更大安全作用的要求,維護印太地區的國際秩序是此次行動目的之一。
報道標題則寫得更加直接:“英國航母打擊群指揮官表示,皇家海軍準備在臺灣問題上對抗中國”。
通過這篇報道我們可以明顯的看到,英國的“高桅桿-25”行動對中國有著很大的針對性,甚至都已經到了可能“穿越臺灣海峽”這種侵犯中國核心主權利益的地步。
再比如6月2日,英國斯塔默政府在其發布的2025年《戰略防御評估》中大力炒作中國威脅,稱中國正在努力謀求印太地區的主導地位,破壞了美國的影響力,給國際秩序穩定帶來了壓力。
這樣的觀點,正好是呼應了前面布萊克莫爾所講的話。說明對于在印太地區針對中國這樣的想法,并不是他的個人觀點,而是英國政府目前的一項政策。
最后就是在6月18日,英國不顧中方禁令,派遣“斯佩”號近岸巡邏艦穿越臺灣海峽。相比于之前的那些口頭操作,英國的這一行為無疑是坐實了他們對于中國的針對。
結合以上的這些訊息,我們不難得出結論,英國的這個“威爾士親王”號航母戰斗群來印太,其實是對中國有著很大的針對性,甚至可以說就是奔著中國來的。他們試圖打著所謂維護國際秩序穩定的旗號,去破壞中國在印太地區日益增長的影響力。
在這樣一種背景下,中國航母編隊出現在香港,無疑就令人多了幾分遐想:這是不是算作對英國挑釁的一種回應?
畢竟從地點選擇來說,沒有地方比香港更合適了。
要知道香港作為特別行政區,可是咱們國家的對外窗口,是向全世界展現自己的地方。同時香港曾經還是英國的殖民地,和英國有著非常深厚的淵源。
事實上對于英國而言,香港無疑是他們向中國炫耀武力,對盟友和伙伴凸顯價值最為理想的地方。所以如果可以的話,英國人絕對是想要來香港逛一逛的,重現一下昔日大英帝國“炮艦外交”的榮光。
但問題是英國如今的實力,已經無法支撐起自己的“妄想”。就拿這一次有著13國參與的“高桅桿-25”行動來說吧,聽起來聲勢浩大,實則非常一般。
在所謂的“威爾士親王”號航母戰斗群中,英國人僅僅派出了5艘艦艇,包括“威爾士親王”號航母,45型驅逐艦“無畏”號、23型護衛艦“里士滿”號、“潮汐”級補給艦“春潮”號,以及一艘“機敏”級核潛艇。
至于其他的艦艇,則都是找盟友給拼的。如挪威海軍的“南森”級護衛艦“探險家阿蒙森”號,加拿大海軍的“哈利法克斯”級驅逐艦護衛艦“魁北克城”號等等。
值得一提的是,自家的軍艦少也就罷了,還都不是什么好東西。
像45型驅逐艦因為動力系統問題,六艘現役中只能勉強湊出一艘來跑,說不準什么就要趴窩;23型護衛艦則是上世紀90年代的老家伙,年紀比看這篇文章的很多人都大;至于“潮汐”級補給艦,更是基于挪威民用油輪設計,外包給韓國人建造的不靠譜產品。
至于航母就不用說了,兩艘航母的艦載機只夠一艘用,誰出任務就拼誰,做做樣子罷了。
當然英國不行,盟友們那邊也不是什么好東西。加拿大“哈利法克斯”級護衛艦是上世紀八十年代的老古董,垂發里只有16枚海麻雀,妥妥的又破又舊。
挪威“南森”級護衛艦是世界上最小的宙斯盾艦,只有一組八聯裝垂發也就罷了,還只能裝填ESSM防空導彈,壓根兒就談不上多少戰斗力。
這樣的一支艦隊,在新加坡、印尼這些國家面前或許算得上龐然大物,但是在中國面前明顯就不夠看。甚至于單是和此次現身香港的山東艦航母編隊相比,那都差了一大截。
要知道咱們這支航母編隊里面除了山東艦這艘排水量超6萬噸的航母作為核心外,還有055型驅逐艦“延安艦”,052D型驅逐艦“湛江艦”及054A型護衛艦“運城艦”。
這三艘艦艇加起來光垂發單元都有208個,更不要說山東艦上還有超過30架的艦載機。這要是和英國人碰上,不給他們按在地上錘?
所以總結來說,不管有心還是巧合,中國航母編隊現身香港,都能算是對英國航母戰斗群在印太地區挑釁的有力回應。而在中國強大的武力面前,對于到底是北上穿越臺灣海峽挑釁,還是乖乖南下去走親戚,英國顯然已經是做出了選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