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李楠楠
人才是第一資源。今年以來,殷福星、蘇開樂等多位行業專家加盟煙臺大學。為何煙臺大學能吸引眾多專家學者紛紛加入?煙大高頻引才背后,有何深意?
多位行業翹楚來煙大任教
最近,煙臺大學人才工作動作頻頻,喜事連連。
7月1日,金屬材料領域權威專家殷福星加盟煙臺大學。煙臺大學黨委書記盧國強代表學校對殷福星教授全職加盟表示熱烈歡迎。
盧國強(右)向殷福星教授贈送學校紀念品
殷福星是金屬材料領域的權威專家,他首次利用纖維狀細晶組織實現材料韌性變化的“逆溫度效應”,成果發表于國際頂級期刊《Science》,并獲得德國2009年度Gottfried Wagener Prize一等獎。
殷福星對煙臺大學的信任與支持表示衷心感謝。他表示,未來將聚焦能源裝備用高性能合金材料領域,推動基礎理論與工程應用深度融合,實現高性能材料及其制造技術的產業化。同時,他將積極參與學校學科建設與人才培養工作,與學校科研團隊協同攻關,努力產出更多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科研成果,為提升學校材料學科的知名度貢獻力量。
無獨有偶。6月18日,人工智能領域專家、國家杰青蘇開樂教授全職加盟煙臺大學。煙臺大學舉辦高層次人才聘任儀式,黨委書記盧國強出席并為蘇開樂教授頒發聘書。
盧國強(右)為蘇開樂教授頒發聘書
蘇開樂教授是人工智能領域的專家,2005年入選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2007年獲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2013年入選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獲國家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稱號,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2009年入選澳大利亞聯邦政府杰出人才項目ARC Future Fellowship。蘇開樂表示,期待與煙臺大學的同仁們攜手共進,以己所學、盡己所能,立足科研創新、人才培養,竭盡全力推進學科建設,為學校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大學建設貢獻力量。
除此之外,4月11日在煙臺大學人才工作會議上,煙臺大學黨委副書記、校長郝曙光為俄羅斯科學院院士伊戈里·維亞切斯拉沃維奇·貝奇科夫,德國國家科學與工程院院士葛興福頒發聘書。煙臺大學黨委書記盧國強分別與貝奇科夫團隊成員尤金、精準材料高等研究院朱禮龍為院士工作室和高層次人才工作站揭牌。
3月21日上午,煙臺大學舉行吳漢東教授、郭明瑞教授聘任儀式。吳漢東教授是我國知識產權法學的奠基人之一,曾任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校長,兼任教育部社會科學委員會委員、教育部高校法學學科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法學會知識產權研究會會長等職。郭明瑞教授是我國民商法學領域的權威專家,曾任煙臺大學校長,兼任教育部高等學校法學學科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山東省第九屆人大法制委員會委員、山東省法學會副會長等職,是教育部確定的首批北京大學、清華大學援建煙臺大學人員之一。兩位教授的學術造詣和豐富經驗,將有力推動法學一級學科博士點建設邁上新臺階,打造學科發展新格局。
“人才強校”納入煙大發展戰略
為何煙臺大學能吸引眾多專家學者紛紛加入?
2024年9月,煙臺大學成功獲批博士學位授予單位,新增法學、數學、藥學3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駐煙省屬高校正式有了“博士點”。成功獲批博士學位授予單位及3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是煙臺大學高水平大學建設取得的歷史性重大突破。新增法學、數學、藥學3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讓煙臺大學高水平大學建設站上新臺階,填補駐煙省屬高校博士學位授予單位空白,也將為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教育、科技、人才支撐。
2025年是煙臺大學“十四五”事業發展規劃、“雙高”建設收官之年和2026年高水平大學學科建設條件達標決勝之年。2月21日,煙臺大學召開2025年工作研討會,煙大黨委書記盧國強在會上作題為《乘勢而上開新局 再接再厲譜新篇 以全面改革提質繪就高質量發展新藍圖》的講話,學校將2025年確立為“改革提質年”,要求準確把握改革提質的關鍵環節,堅持開放辦學理念、強化辦學特色,堅持一流辦學目標、提升綜合競爭實力。全校廣大干部職工要以過硬能力作風確保改革提質取得實效,真正把思路變成決策、把決策變成措施、把措施變成行動、把行動變成成果,共同推動高水平大學建設在新的一年高點布局、積厚成勢。
正處于發展關鍵時期的煙臺大學,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渴求人才,也比任何時候都更有條件、更有能力成就人才。2025年學校以系統性思維構建“大人才”工作格局,聚焦學校學科與地方產業布局,實施標志性領軍人才倍增計劃、引育留用一體化推進計劃、黃海學者校內遴選計劃、青年人才筑基計劃,穩步推進人才工作改革,持續擦亮聚才引智品牌,最大限度激發人才活力,奮力推動學校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大學建設。
在煙臺大學人才工作會議上,煙大黨委副書記、校長郝曙光提出了人才工作的“632”目標任務,并作了詳盡部署。一是深化人事制度改革,激發體制機制活力。不斷優化人才評價體系、績效分配方式、人才工作獎勵激勵辦法。二是聚焦高端人才引育,打造人才集聚高地。分學科制定人才引進規劃,打造特色引才品牌。三是加強校內人才培育,釋放人才創新效能。扎實推動校內人才工程,精心培育高層次人才項目,著力推進青年人才筑基計劃。四是整合優勢資源要素,優化人才發展生態。充分發揮典型引領示范和輻射帶動作用,用心用情做好人才服務保障工作。
盧國強表示,學校高度重視人才工作,始終秉持“人才是第一資源”的理念,學校第五次黨代會將人才強校戰略納入學校發展五大戰略,并將“堅定實施人才強校戰略,著力打造高水平師資隊伍”列為八項重點任務之一,為人才工作謀定了方向。圍繞人才強校目標,學校召開人才工作會議,提出未來五年人才工作“632”目標任務;突出辦學優勢,傳承兩校基因,著力打造省市與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密切溝通的“橋頭堡”;堅持精準引才,以“雁陣式”學科布局為牽引,分學科制定“矩陣式”規劃,確保人才引進與學科發展需求精準契合。
一所大學帶動一座城市
人才興、產業興、城市興。
當前,城市之間的競爭愈發激烈,激發創新活力、推動科技進步、促進產業發展,歸根結底還是要靠人才。
作為新中國第一所地級市集資興辦的綜合性大學,煙臺大學貼著“不要‘鐵飯碗’”的標簽誕生,與改革開放的脈搏同頻共振,見證了這座城市跨越發展的鏗鏘步履,滿足了這座城市對人才的渴求,對科技的尊重,點燃了城市騰飛的激情和力量。
煙臺大學自誕生之日起就與煙臺這座城市血脈相連、攜手并進,建校41年來,秉承“一所大學帶動一座城市”的初心使命,始終以根植煙臺、服務煙臺為宗旨,緊扣全市發展所需,在學科建設、人才引育、技術創新和成果轉化等方面為煙臺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智力支持和技術支撐。
眾多高層次人才加盟煙臺大學,正將學術資源轉化為城市發展的“智力引擎”,不僅對學校意義重大,也對正錨定2035年躍升成為環渤海地區中心城市發展目標、全力打造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示范城市、扛起“三核引領”新使命的煙臺意義重大。
近年來,煙臺市加強政企協同,從產業引力、城市引力、平臺引力、政策引力多個方面同時發力,打造人才優質“生態圈”,用高層次人才賦能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煙臺是山東新舊動能轉換核心引領城市,正在大力實施“9+N”制造業集聚培育工程和16條重點產業鏈“鏈長制”,這為人才提供了如山海般廣闊的舞臺。
煙臺是國家創新型城市,獲評國家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示范區,建成省級以上科創平臺420個,獲批建設先進材料與綠色制造、新藥創制2個山東省實驗室,正在加快打造八角灣科技創新區、環磁山國際科研走廊、藍色智谷等科創集聚區,這些都能夠極大激發人才創新潛能,釋放創業活力,推動產學研融合和科研成果轉化,培養造就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高水平青年科技人才隊伍。
煙臺市大力實施科教強市、人才興市戰略,全面優化“頂尖人才億元支持、領軍人才百萬資助、青年人才萬元補貼”政策體系,精心打造“樂居、樂業、樂創、樂享”人才發展生態,傾力構建具有煙臺特色的區域人才中心和創新高地,全市人才資源總量突破210萬人,高層次人才達到13萬人,高技能人才達到32萬人,煙臺市在“中國最具人才吸引力城市”“中國95后最具人才吸引力城市”榜單中均位列中國北方地級城市第一位。
好風憑借力,揚帆正當時。
煙臺正張開海一樣寬廣的胸懷,擁抱來自世界的優秀人才,共聚共融,共創共贏,書寫人才與城市相互成就的新篇章。
新聞線索報料通道: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齊魯壹點”,全省800位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