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7月4日訊 近日,青島海事法院與煙臺市人民檢察院、龍口市海洋發展局在煙臺市龍口港附近組織增殖放流活動,以實際行動修復受損的海洋漁業資源。
此次增殖放流活動源于青島海事法院審結的一起海洋生態環境保護民事公益訴訟案件。兩被告在2024年休漁期間非法捕撈尖嘴柱頜針魚3008斤,價值五萬余元,煙臺市人民檢察院依法向青島海事法院提起公益訴訟。經法院主持調解,雙方同意采用放流25267尾全長50mm以上半滑舌鰨的增殖方式修復被破壞的海洋生態環境和漁業資源。
在放流活動開始前,三家單位代表分別對放流計數儀器的精準度和半滑舌鰨的規格進行了現場檢測。檢測后將半滑舌鰨魚苗緩慢倒入輸送儀器中,顯示實時數量后由管道送至海中。工作人員介紹,放流的魚苗成活率高,不久后就會在大海中自由徜徉。
“我們不僅僅追求案件在法律程序上的終結,更注重生態環境的實際修復”,此次增殖放流活動,是青島海事法院將保護海洋環境從“紙面判決”延伸到“現實修復”的生動實踐,不僅有效修復了受損海洋環境,更向公眾傳遞了“保護海洋、損害擔責”的法治信號,為筑牢海洋生態保護司法屏障,服務保障海洋經濟可持續發展貢獻了堅實的司法力量。
閃電新聞記者 錢煒 通訊員 張超婁雅靈 報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