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港媒《南華早報》7月3日報道,該報援引消息人士的話報道說:“東大已告知歐盟,它不能讓俄羅斯輸掉烏克蘭戰爭。根據該報報道,據幾位了解中歐談判情況的人士透露,東大外長周三對歐盟最高外交官表示,東大不能讓俄羅斯在烏克蘭問題上失敗,因為擔心美國隨后會將注意力轉向東大身上。對此南華早報以:“東大告訴歐盟不能承受俄羅斯在烏克蘭失利”為標題進行了報道。
對于港媒的爆料,我們還無法進一步得到證實,但是對于東大外長與歐盟高級事務代表進行會談,對歐盟表達東大所關心的俄烏沖突,自然是從整個全球的戰略格局角度來出發。那么東大對歐盟進行提醒,顯然與當下的整個俄烏局勢有關。因為美國正在撤銷對烏克蘭的軍事支持,可是我們反觀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卻叫囂要歐洲全力支持烏克蘭,這分明就是要與俄羅斯死磕到底的架勢。
作為全球最大的商品供應國、工業制造國的東大,當然希望俄烏沖突能夠停下來,這樣也有利于當今世界經濟的發展,減少區域之間的對立。只有世界進入相對穩定而和平的空間,各國之間才能夠進一步加強貿易促進經濟發展。這對于要實現經濟崛起的東大來說,自然是最好的國際環境。而戰爭與動亂顯然是不利于商品貿易的流通,這還會讓自己被迫牽連其中,東大當然反對戰爭。
當然東大也非常明白,美國想要盡快結束俄烏沖突的戰略考量,必然是要集中全部精力來對付東大崛起。要知道在2018年,美國國內的兩黨就已經達成共識,將東大定為戰略競爭對手。美國就開始針對東大掄起了各種制裁大棒,即使是到了2020年換上民主黨的拜登上臺之后,美國同樣沒有減少針對東大的各種制裁手段。只不過,令美國沒有想到的是,他們的所有手段都已經失效,唯獨就是軍事手段還沒有真正嘗試。
隨著特朗普再次上臺,特朗普認為 俄烏沖突就是在消耗美國的時間和精力,美國應該將精力集中對付最直接的對手。那么問題就來了,如果美國有效地結束了俄烏沖突,美國肯定是擁有更多的時間來對付東大崛起。而同樣的問題東大又豈能不知?那么對于當下的俄烏沖突問題而言,東大雖然想要結束俄烏沖突,但問題是東大不能完全預測最后的結果,但是最起碼東大要有一個基本的大局觀。
也就是說,東大要確保俄羅斯在這場應對美歐軍事打擊的當下絕不能輸,因為俄羅斯一旦徹底敗下陣來,那對于東大來說 就無異于將會獨當一面。因為從戰略角度而言,一旦俄羅斯戰敗,俄羅斯勢必會面臨國家被肢解,整個俄羅斯會分裂成若干個小國,這些小國也將會逐漸被北約所吸納。那么在東大的北部區域,將會逐漸出現北約東擴的身影,最終分裂的俄羅斯小國都會成為北約的盟國。
如果一旦出現這樣的局面,那對于東大來說,無異于是要面臨來自于北約的軍事壓力。原本俄羅斯可以作為東大的戰略大后方能源安全供應地,可是一旦俄羅斯被肢解和分裂,東大不僅僅將直接面對來自北約的軍事壓力,而且東大的能源安全供應地也將徹底瓦解。從戰略安全角度來講,東大外長的講話沒有任何問題,東大絕不允許俄羅斯在這場沖突當中戰敗,否則那東大將會面臨極其危險的戰略環境。
不過對于東大外長的言論也說的非常明白,東大不是俄烏戰爭的一方,東大沒有在財政或軍事上為俄羅斯的戰爭提供物質支持。東大與俄羅斯保持的是正常的貿易關系,維持的是俄羅斯的正常經濟穩定。因為東大知道憑借當前俄羅斯的軍事實力,還能夠應付來自于美歐的軍事壓力,同樣只要俄羅斯在經濟領域上不不出現動蕩,那么俄羅斯在這場沖突當中就不會失敗。
可是在歐洲人的眼中 就不是這么認為,對此《南華早報》報道,歐盟長期以來一直批評東大向俄羅斯提供軍民兩用物品。東大否認了這一指控,視莫斯科和基輔為合作伙伴。歐洲的觀點認為,東大然從未批評過俄羅斯侵烏,并與莫斯科保持著密切的外交和經濟聯系,這讓歐洲人一直感到沮喪。在他們看來,只要東大與俄羅斯保持正常關系,就是對俄羅斯的支持。
也正是歐洲人采取和美國一樣的立場,才會讓這場沖突變成如此對立的地步。如果歐洲真的有一個大局觀,阻止美國在烏克蘭挑起戰爭,也許今天的歐洲就不會是這樣糟糕。如今對于東大所表達的立場,他們感到非常吃驚,其實也只不過是之前東大沒有把這樣的現實問題擺在臺面上而已。如今國際局勢如此紛繁復雜,東大也沒有必要在掩飾,直接亮明觀點讓歐洲知難而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