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經濟網消息,7月1日的夜晚,一顆名為“巴勒斯坦-2”的高超音速導彈撕裂特拉維夫本-古里安國際機場的夜空。也門胡塞武裝宣稱對此負責,直言這是對加沙地帶巴勒斯坦民眾的堅定支持。機場瞬間癱瘓,阿什凱隆、埃拉特同時遭遇無人機襲擊——這場持續一年多的“影子戰爭”再次爆出刺眼火光。
硝煙未散,一個意外的聲音從上海傳來。7月2日,以色列駐上海總領事白樂濰透過美媒喊話,向中國提出了一個令外界錯愕的請求:要求中國利用其政治和經濟影響力,特別是作為伊朗石油最大買家的關鍵地位,直接施壓伊朗收斂其“惡意活動”與核計劃。她甚至暗示,若中國切斷伊朗的“石油生命線”,后者或將陷入崩潰。
以色列駐上海總領事白樂濰(資料圖)
這一要求的分量非比尋常。連素以強硬著稱的美國總統特朗普,在任時亦未敢公開要求中國對伊朗能源貿易動刀。以色列此番將球踢向北京,無異于將中國推入中東棋局的核心博弈場。
胡塞武裝的導彈絕非孤立事件。自2023年底加沙戰火重燃,他們已向以色列傾瀉數百枚導彈與無人機,更在紅海豎起對抗以色列商船與美艦的旗幟。以色列與美國則聯手空襲也門境內的港口、工廠乃至機場,試圖掐斷胡塞武裝的補給線。然而7月1日的襲擊殘酷證明:戰火仍在蔓延,報復循環遠未終止。
面對以色列的“喊話”,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毛寧在7月2日的記者會上給出了清晰回應。她沒有直接點評石油議題,而是將目光投向更宏大的圖景:“實現持續有效的停火,推動中東地區重回和平與穩定”。對于伊朗核問題,她重申了政治外交解決的一貫立場——“各方相向而行”才是破解之道。這四兩撥千斤的回應,既堅守了平衡外交傳統,也婉拒了以色列的單方面要求。
石油(資料圖)
以色列的急迫背后,是深陷“三線作戰”的困境:加沙的軍事行動、黎巴嫩真主黨的邊境襲擾、以及胡塞武裝跨越千里的導彈威脅。伊朗被普遍視為這些力量的后盾。特拉維夫試圖借中國之力斬斷這條“抵抗鏈條”,其戰略意圖昭然若揭。
然而,現實遠比外交辭令復雜。伊朗的軍事決策長期獨立,與中俄協調亦有其自身邏輯。中國固然是伊朗石油的最大客戶,但以此作為撬動伊朗整體戰略的支點,近乎天方夜譚。當特拉維夫機場的硝煙尚未散盡時,以色列領事館的這紙聲明顯得既倉促又微妙——硝煙彌漫的戰場與外交博弈的棋盤,終究是兩套規則。
伊朗(資料圖)
中東的夜空再次被導彈尾焰照亮,大國博弈的棋局也隨之暗流涌動。當以色列喊出那句“請中國約束伊朗”,世界看到的不僅是一個戰火中的國家尋求出路,更是一個古老真理的殘酷印證:戰鼓一旦擂響,無人能獨善其身。
弱肉強食終非人間正道,窮兵黷武亦非和平之計。當導彈的尾焰照亮中東夜空時,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光芒不該被硝煙遮蔽——畢竟,萬古勝負最終取決于理性的對話,而非呼嘯而過的“巴勒斯坦-2”。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