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河北足協發訃告說,李福寶老爺子前天在佛山家里走了。老爺子今年七十歲,是當年國家隊主力前鋒。按照時間線算,他去世那天剛好是他出生55年后的同一天,挺巧的。
李福寶是河北張家口人,1955年12月出生。小時候踢球被體校教練看上,1973年進河北青年隊,第二年就上調一線隊當主力。那時候河北隊是甲級隊,能進一線隊說明真本事。后來他靠著射門準,1978年進了國家隊。
國家隊那會兒,他打了六十多場國際比賽,進了十八個球。1979年和1980年連續兩年都是國家隊第一射手。亞運會跟伊拉克打第三名比賽,他進的那個球讓中國男足第一次拿到亞運會獎牌。當時報道說這個球改變了足球在中國的地位,可能吧,現在看那時候比賽錄像確實挺珍貴。
6月30日下午兩點,佛山殯儀館擠了上百號人。聽說都是從河北、廣州那邊趕來的球迷,下雨天還站了一下午。老爺子家屬沒說什么,就是鞠躬。現場有人放了他當年踢球的錄像帶,畫面還挺清晰,看出來他起腳射門的姿勢現在都很少見了。
李福寶后來退役后去佛山定居,具體干什么沒說。訃告里提到他算是中國男足歷史上少見的強力中鋒,但沒細說后來為啥國家隊這種類型球員越來越少。他年輕時踢的位置現在基本沒人玩了,可能跟戰術變化有關吧。
老爺子出生那會兒張家口還很窮,他靠踢球成了職業運動員。那時候選材全靠教練眼力勁,不像現在有各種數據監測。從體校到青年隊再到國家隊三級跳,路徑現在看來也挺直接的,可能當時就是這么過來的。
1978年入選國家隊那陣,中國足球還沒職業聯賽,所有比賽都是代表國家打。他參加過亞運會、亞洲杯還有奧運會預選賽,那時候出國比賽應該挺新鮮的。現在看這些比賽記錄,感覺跟現在完全不一樣。
佛山這邊給他辦告別儀式挺隆重的,當地體育局領導也來了。老爺子家屬后來接受采訪說,老人生前一直關注中國足球,最近幾年總念叨球員不夠拼。但記者沒問具體細節,家人也沒多說。
訃告原文用了"奠定乾坤""奮斗一生"這些詞,可能因為他是老隊員。當時足協訃告格式都是這么寫的,跟其他老運動員差不多。老爺子走的時候家里有子女在場,具體后事處理比較低調。
最后說下時間線:6月23日中午去世,到6月30日告別儀式,中間一周時間。這種安排應該是按傳統習俗定的。佛山這邊天氣熱,所以告別儀式選在下午兩點可能不太合適,不過大家還是來了很多人。
這事兒就這么結束了。老爺子的故事現在只能從舊報紙和老錄像里找。年輕一代可能都不知道強力中鋒是什么踢法了,但至少還有幾百人記得他進球的樣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