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光明網援引英國廣播公司網站報道,一艘英國航空母艦已停靠在新加坡。在這次罕見的太平洋部署期間,該艦將訪問澳大利亞、日本和韓國,并參加數次多國演習。報道稱,在英國皇家海軍“威爾士親王”號航空母艦此行前數周,兩艘中國航母在該地區結束了同時演習。在為期8個月的部署期間,“威爾士親王”號將得到澳大利亞、加拿大、新西蘭、挪威和西班牙等國艦船的支援。報道稱,這艘軍艦出現在太平洋地區的背景是,華盛頓已變得較不可預測,這給該地區的軍事聯盟帶來了不確定性。
值得一提的是,在“威爾士親王”號航母抵達之前,英國的“斯佩”號驅逐艦便當作“先鋒”率先來到了亞太地區。在五月初,它與美國軍艦組成編隊,在東海海域進行所謂的“巡邏”,這種行為直接挑戰了中國的海洋主權。要知道東海一直以來是中國的領海之一,外部軍艦未經許可進入,無疑是對中國主權的公然挑釁。而更為過分的是,6月中旬,“斯佩”號驅逐艦更是高調穿越臺灣海峽。所以任何外來勢力的挑釁行為都會被視作嚴重的挑釁,不僅觸及中國的主權問題,也違反了國際關系的基本準則。
英國航母(資料圖)
這次英國航母戰斗群在亞太地區的部署就是專門沖中國來的。首先,可以肯定的是,英軍航母戰斗群逼近亞太區域顯然不是為了所謂的“維護航行自由”,除了要對華進行軍事施壓外,它還會彰顯英國的大國地位和影響力,是“全球英國”戰略的一次特殊延升。其次,斯塔默政府也希望通過英軍航母戰斗群的遠洋航行來重塑“日不落帝國”的余暉,讓英國民眾可以降低對國內經濟和政治的關注度,轉移視線的同時進而穩定自己的民調支持率。
更雞賊的是,美國那邊“尼米茲”號被中東那攤子事拴住了腿,亞太突然騰出塊“空擋”,英國立馬跑過來“填空”,生怕錯過表忠心、向大哥討價還價的機會。這支艦隊,F-35B戰機甲板鋪得挺滿,45型驅逐艦、23型護衛艦架勢也不小,確實花了血本,就是沖著咱們來的。英國這手牌打得挺響,可它就沒想過,把別人當靶子的時候,自己也成了靶子?這邊它航母艦隊剛在亞太冒頭,中國那邊的支援立馬就位了!最直觀的硬手段,就是咱們的“山東”號航母戰斗群剛結束在西太平洋練完兵,直接掉頭就往南海方向插。
俄太平洋艦隊(資料圖)
就在這時,俄太平洋艦隊出動了40艘各型軍艦,以及30多架固定翼飛機和直升機,同時出兵太平洋、鄂霍次克海和日本海水域舉行大規模軍事演習,參演兵力超過5千人。據悉,這是俄海軍近期規模最大的一次海上演習,外界普遍認為,這是對美國、日本等周邊假想敵國家的警告。據報道,俄海軍此次軍演除了演練大批艦艇的海上戰術外,還在太平洋沿岸的艦隊駐泊地進行防范破壞的戰術演練,俄海軍水面艦艇和潛艇部隊的反破壞部隊、以及海軍航空兵和岸防部隊都出動精銳力量參加演習。
有人說,俄羅斯這次大規模出動,主要有兩個目的:一是顯示他們依然有強大的軍事能力,讓美西方知道俄羅斯還能在全球投送力量;二是加強和中國的戰略合作,一起應對西方的壓力和封鎖。更關鍵的是,這次中俄海軍的聯合行動,實際上也是反包圍的一部分。派出海空力量在關鍵海域行動,抵消英國航母的威脅。未來,中俄還可能會搞更多大規模的聯合演習,亞太局勢也會出現新的變化。在這情況下,中俄攜手合作,為地區的和平穩定帶來了新的動力。
俄太平洋艦隊水兵(資料圖)
說實話,這場南海較量真正有意思的地方,不在于英國的軍艦能開多遠,而在于它把西方那套"抱團取暖"的真實狀況給暴露了。美國在中東忙得焦頭爛額,昔日的"老大哥"只能派個"小弟"來撐場面。英國這種"遠程挑釁"的把戲,注定玩不了多久。畢竟,21世紀的較量靠的是綜合國力,不是19世紀的炮艦外交。當一個國家的行動與它的實際能力嚴重脫節時,收到的"賬單"必然是沉重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