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被寵壞了!”美國總統特朗普在社交媒體的這句怒吼,讓東京政壇瞬間陷入冰點,2025年7月1日,特朗普突然宣布美日貿易談判“已經結束”,同時白宮正式致函日本代表團宣告談判破裂。
更狠的是,他公開威脅要對日本汽車加征25%關稅,徹底粉碎了日本謀求關稅豁免的幻想,就在同一天,日本宣布了一項“宏偉計劃”:2026年將在南鳥島5500米深海開采稀土,號稱要“擺脫對華依賴”。
這種戲劇性的轉向背后,是日本首相石破茂的絕望掙扎,被美國主子扇了耳光后,他急需向華盛頓證明自己還有利用價值,而唯一的籌碼就是加入圍堵中國的陣營。
巴結美國反遭羞辱
特朗普的貿易大棒揮下時,日本是最早“伏低做小”的國家之一,石破茂政府以為率先向美國示好能換來特殊優待,盤算著用順從姿態換取關稅豁免。
沒想到特朗普直接掀了桌子,7月1日他公開宣稱“日本被寵壞了”,談判大門砰然關閉,更讓日本窒息的是,特朗普堅持對日本汽車加征25%關稅,這對占日本出口總額20%的汽車產業無異于滅頂之災。
日本的經濟脆弱性暴露無遺,一邊是美國的關稅大刀懸在頭頂,另一邊是中國手握稀土等戰略資源命脈。
當中國收緊稀土出口審查時,日本汽車生產線幾近停擺,企業甚至被迫停產抗議,諷刺的是,日本2023年對華貿易額高達3180億美元,中國市場才是日本經濟的真正生命線。
安全上日本同樣進退維谷,美軍基地遍布日本國土,東京根本沒有對美說不的底氣,為討好美國,日本防衛省在2025年《防衛白皮書》中將中國定位為“前所未有的最大戰略挑戰”,幾乎照抄美國反華劇本。
這種主動綁上美國戰車的姿態,卻換來特朗普一句冰冷的“談判結束”。
一場自欺欺人的“爭寵”表演
深陷絕境的日本,打出了最后一張牌:稀土,日本媒體突然大肆炒作南鳥島深海稀土礦,聲稱儲量足夠“供應全球數百年”。
石破茂政府試圖用這張“反華王牌”向特朗普獻媚,只要美國在關稅上松口,日本就能幫西方擺脫對中國稀土的依賴。
現實卻給日本潑了盆冰水,5500米深海采礦技術遠超日本能力極限,其現有技術僅能觸及2500米深度。
即便強行開采,成本將是陸地采礦的五倍以上,脫水提純的能耗更是天文數字,更致命的是,全球90%的稀土精煉產能在中國,日本挖出的稀土礦最終還得運往中國加工,所謂“擺脫依賴”成了國際笑話。
這張“稀土牌”本質是政治障眼法,對外,它是日本在談判桌上唯一的虛擬籌碼;對內,它用“資源獨立”的幻想麻痹民眾。
當中國海關總署6月29日宣布有條件恢復日本部分地區水產品進口時,日本非但沒有珍惜這份善意,反而轉身炒作稀土對抗,徹底暴露其戰略短視。
致命誤判
日本的掙扎凸顯其根深蒂固的戰略惰性,冷戰時期形成的“家臣心態”讓精英階層認定:只要伺候好美國主子,利益自會從天而降。
但特朗普的“美國優先”徹底粉碎了這種幻想,他要求日本立刻開放農產品市場、制造業回流美國、削減貿易逆差,每一項都是對日本經濟的精準放血。
更可悲的是,日本的反華投機正在自毀長城,炒作“中國威脅”推高了防衛預算,卻換不來美國關稅豁免;挑釁中國供應鏈導致關鍵原材料斷供,汽車產業雪上加霜。
當中國商務部淡定回應“反對單邊關稅”時,日本卻陷入既得罪最大貿易伙伴、又遭美國拋棄的兩頭空困境。
而特朗普對日本的羞辱還在加碼,他公開嘲笑日本“被寵壞”的言論傳遍全球,美日談判破裂的消息登上國際頭條,曾幻想充當“反華先鋒”的石破茂政府,此刻淪為地緣政治笑柄。
結語
南鳥島的深海稀土靜靜躺在5500米海底,日本的“爭寵”表演注定無果而終,當特朗普的關稅大刀落下,當中國稀土出口再次收緊,石破茂才會明白:討好主子換不來尊嚴,依附他國保不住繁榮。
歷史給日本的教訓從未如此清晰,德國車企用中國市場對沖美國壓力,法國總統敢對美軍購說不,唯有日本還在“家臣思維”中打轉。
若不能擺脫對美依附、重建自主外交,今日的“天塌了”只是序曲,畢竟,棋子當得再殷勤,也終將被棋手犧牲。
參考資料:
特朗普威脅日本:被寵壞了,貿易協議要告吹 2025-07-0108:14-觀察者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