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日,家在上海·人民楊浦——中華民族共同體體驗館(上海體驗區)“楊浦時刻”正式啟幕。 作為上海輪展的壓軸篇章,楊浦以人民城市理念為魂,以非遺傳承為脈,用一場兼具歷史厚度、文化溫度與時代活力的沉浸式體驗,生動詮釋了“中華民族一家親”的深刻內涵。
城市蝶變,人民理念鑄就幸福家園
步入“人民之城”展廳,習近平總書記2019年考察楊浦時提出的“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理念躍然眼前。該展廳通過濱江“1+6”綜合改造、228街坊城市更新、“15分鐘生活圈”等案例,生動詮釋楊浦如何將工業遺產轉化為民生福祉,讓居民在家門口享受便捷服務,譜寫新時代人民城市的幸福篇章。
對于楊浦區民族團結進步協會會長蒙春蕎來說,“人民之城”展廳令她印象最深。“看到展廳里的這些成果,我心里很受觸動。濱江從破舊廠房變成美麗公園,228街坊舊貌換新顏,還有‘15分鐘生活圈’帶來的便利,都讓我覺得楊浦區在踐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的理念上付出了巨大努力。這些變化不僅改善了居民的生活,還讓各民族同胞更加團結,共同享受城市發展的成果。”蒙春蕎說。
“光榮之城”展廳以留法勤工儉學運動從黃浦碼頭起航的壯舉、《共產黨宣言》的早期傳播歷程、國歌唱響的激昂時刻為主題,如同歷史的燈塔,照亮了楊浦前行的道路,也激勵著每一位參觀者銘記歷史,不忘初心。
而在“創新之城”展區,大家仿佛置身于科技的海洋,感受著楊浦區科技創新策源力的澎湃動力以及將智慧轉化為現實生產力的無限可能。現場,來自楊浦區新聯會的副會長楊珺一邊聽著講解員的講解,一邊贊嘆楊浦近些年來從“工業楊浦”到“創新楊浦”的蝶變。
“因為我自己就是從科創企業來的,自然就特別關注展廳內有關‘創新’的部分。看到如今楊浦這片創新創業熱土發展得越來越好,成果越來越多,知名度越來越高,我心中既興奮又自豪。希望能借‘楊浦時刻’的寶貴機會,讓全國市民了解楊浦、來到楊浦、愛上楊浦。”楊珺激動地說。
匠心傳承,非遺技藝綻放時代光彩
融入現代生活,非遺煥發青春活力。在核心展區“百工智造”和“藝術生活”內,海派絨線編結玫瑰花成為大家關注的焦點。這件曾亮相2022年北京冬奧會頒獎儀式的作品,以其精湛工藝向觀眾講述非遺“活態傳承”的故事。
據區委統戰部相關負責人介紹,為了讓觀眾更好地感受楊浦非遺文化的魅力,現場還特設中式盤扣、香囊制作等多個互動體驗區,方便大家現場感受“指尖上的雅韻”。
作為上海榮慶堂非遺香囊制作技藝代表性傳承人,余東正在向駐足攤位前的市民介紹這些香囊的制作工藝和療效。和以往有所不同,除了傳統中藥香囊展示外,此次余東還帶來了一款特色香囊,名為“暖城楊浦”。該系列共包含5款香囊,囊袋上的圖案均為手工繪制,展現楊浦區的5個百年地標。余東表示:“榮慶堂是楊浦企業,我也是楊浦人,把這些香囊以這種形式帶到北京,也是想讓北京市民了解我們楊浦非遺文化的美好。”
山海情深,東西協作共譜團結篇章
當藏族同胞住進新居、患病兒童重獲新生,當民族團結的力量融入城市肌理…… 現場,“幸福綻放”與“攜手共進”展廳以滬滇協作、援藏故事為主線,通過產業幫扶、教育支援、醫療援助等案例,生動展現了楊浦與麗江、拉孜等地共建幸福家園的同心實踐。
市集展區里,麗江農產品與楊浦老字號品牌并肩陳列,梅林罐頭、回力鞋、上海牌手表等承載著幾代人記憶的“國貨之光”與民族特產形成跨越千里的文化對話。觀眾在品嘗麗江特產、選購濱江文創的互動中,觸摸到中華民族共同體最鮮活的肌理。正如來自新疆的上海財經大學畢業生加拉斯·艾德力拜所言:“在這里,我看到了各民族的文化風情和中華民族共同體的團結互助、守望相助。”
“楊浦時刻”既是一次視覺與心靈的享受,也是一次對人民城市理念的深刻領悟與傳承。 通過此次展覽,楊浦向世界展示了“人民之城”建設的獨特魅力,也讓更多人了解了“創新之城”的無限活力。據悉,該展覽將持續至7月6日。
來源:上海楊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