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陽村俯瞰圖
木蘭溪畔,荔林簇擁,朱瓦紅墻訴說著悠悠歲月。莆田市荔城區拱辰街道東陽村,這座源于唐宋、興于明清的古村落,文化底蘊深厚,名人輩出,素有“進士村”的美譽。如今,在鄉村振興的浪潮中,東陽村正經歷著一場美麗蝶變,將美好生活從詩和遠方變為觸手可及的現實。
先鋒智行筑牢組織振興之魂
東陽村深知,黨的建設是村莊發展的核心驅動力。村里將黨建與村莊發展緊密結合,同謀劃、同推進,制定了村書記抓黨建促鄉村振興責任清單,讓黨建工作有章可循、責任明確,落實“三體聯動”工作機制,支部嚴管黨員、黨員帶動群眾,形成了上下貫通、執行有力的組織體系,確保黨的政策在基層落地生根。
為整合資源、共謀發展,東陽村與臨近村居聯合建立北洋荔林水鄉拱辰片區聯村黨委。聯村黨委不僅為東陽村鄉村振興提供了資金支持,還每周組織例會,對土地利用、產業布局、公共設施等進行整體研判與集中規劃。這種聯建模式充分發揮了各村居的優勢,為東陽村繪就了長遠發展的藍圖。駐村第一書記則發揮“領頭雁”作用,持續增強村黨組織的政治功能和組織功能,推動各類資源向東陽村下沉,切實解決群眾的“急難愁盼”問題,讓村民感受到黨組織的關懷與溫暖。
東陽“進士紅”荔枝與文創產品
云上鄉愁激活文化振興引擎
文化是東陽村的靈魂。為了讓傳統文化煥發出新的生機,東陽村以文化振興為引領,打造了一系列特色文化產品和活動。“進士餅”便是其中的代表,通過精心設計產品包裝提升附加值,黨員志愿者線下展銷、返鄉大學生和網絡紅人線上直播帶貨,多渠道強化推廣宣傳,不僅讓“進士餅”成為東陽村的特色名片,更帶動了村民增收致富。
此外,東陽村充分挖掘荔枝文化資源,塑造東陽“進士紅”荔枝品牌,開發旅游觀光、采摘體驗等項目,拓展“荔枝 + 旅游”“荔枝 + 特色農產品”等新業態,并將荔枝產業與“一村一品”富民興村產業相結合,打造出“荔林水鄉 百年進士”文旅IP。2024年,東陽“進士紅”荔枝與文創產品銷售額達10萬余元,成績斐然。
東陽村還積極發揮“莆陽開春”“莆陽爽夏”“莆陽賞秋”等活動資源優勢,吸引了5萬余人次游客前來參觀,進一步打響了“進士文化”品牌。2024年為10對新人舉辦集體婚禮,倡導簡約時尚的婚俗新風,弘揚東陽家風家訓,讓文化在傳承與創新中不斷發展。
數智融通夯實產業振興根基
今年4月,東陽村被列為第三批省級鄉村振興示范村創建對象,這既是榮譽,更是責任。為充分發揮示范引領作用,東陽村與產業運營公司接洽整村產業規劃,未來將以三產引領、一產帶動、二產融合,形成全產業、全方位、多重布局的發展模式。
目前,東陽村已配套154萬元整村環境整治工程項目資金,用于優化整村運營的基礎設施,為產業發展奠定堅實基礎,力爭年內實現村財收入進一步提升。村里盤活閑置古民居群,開發特色民宿,打造“研學 + 農文旅”融合發展示范點;修繕東陽小學,建設旅游集散中心和招商服務基地,推動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營商環境優化升級。同時,大力推進水上經濟發展,利用“水上巴士”資源優勢,打造10 余個“歷史風貌、水上生態”網紅打卡點。明清時期的建筑群點綴在連片荔林中,溪水潺潺,一幅和美的東陽新畫卷正徐徐展開。
從古老的 “進士村” 到如今的鄉村振興示范村,東陽村正以“一顆紅心”赴“鄉村振興”之約,讓每一寸土地都成為夢想與希望的沃土。相信在未來,東陽村將繼續奮力譜寫鄉村振興的嶄新篇章,成為鄉村振興道路上的一顆璀璨明珠。(通訊員 歐文婷 文/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