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北京送來的閱兵觀禮請柬,韓國總統李在明只甩出“將盡快改善韓中關系”9個字便匆匆離場,留下青瓦臺幕僚們面面相覷。
“中方邀請李在明”,當韓媒6月底首次用上如此肯定的標題時,東亞外交圈瞬間嗅到不尋常氣息,短短三天后,韓國總統辦公室證實。
在外交部的時候,中方被提及特朗普可能訪華時,發言人只冷淡回應“沒有可提供信息”,談到韓國卻明確表示“正與各方保持溝通”。
這種差異背后,是普京已確認出席的北京閱兵式,正成為撬動東亞格局的支點。
特殊邀請背后的戰略棋局
93閱兵邀請卡遞到韓國的時候,李在明剛因特朗普的關稅大棒缺席了北約峰會,6月22日,韓國總統辦公室宣布這一決定的當天。
日本首相石破茂與澳大利亞領導人同步取消行程,三國集體缺席的背后,是特朗普要求盟友將軍費提高至GDP5%的強硬政策。
貿易戰火已燒到韓國命脈,汽車和大米出口在特朗普“對等關稅”政策下遭受重創,距離7月8日談判期限僅剩三天。
韓方仍公開承認“非常困難”,與此同時,中國連續20年穩居韓國最大貿易伙伴,十大財團超三成利潤依賴中國市場。
邀請函上的落款日期正是李在明剛結束與拜登時代的政策切割的時候,這位曾誓言“優先修復中韓關系”的總統。
在一上任就考慮無限期延長中國團體游客免簽,但在青瓦臺內部,尹錫悅遺留的“親美疏華”派仍盤踞要職。
九字回應暗藏玄機
面對記者追問,李在明直接拋出9字真言:“將盡快改善韓中關系”,隨即強調“以牢固的韓美同盟為基礎”,“盡快”二字被外交圈視作關鍵信號,剛上任月余的總統需要這場大國舞臺的亮相。
韓媒立即放風稱“總統要參考特朗普是否出席再做決定”,這不是示弱,而是把皮球踢回美國,若白宮強硬反對,未來中韓關系遇冷責任全在美方,若默許,李在明便拿到通行證。
這招移花接木直指特朗普對華政策的矛盾性,一邊在北約峰會聯合聲明中親自刪掉涉華負面內容,一邊又派商務代表團準備訪華。
就在朝鮮痛斥美國用“四方安全對話”為理由重新提到“無核化”是精心的政治挑戰的時候,特朗普已經在以伊停戰后稱,中國可繼續購買伊朗的石油。
來回徘徊
2015年9月3日,天安門城樓上樸槿惠站在普京身旁的畫面,曾讓中韓自貿協定加速落地,但“薩德”系統摧毀蜜月期的慘痛教訓,讓后續韓國領導人對北京邀請如履薄冰。
如今李在明面臨更兇險的棋局,軍事上中國第三艘航母即將服役,雙航母編隊常態化穿越第二島鏈;經濟上韓國對華貿易順差連續收窄,急需重啟中韓自貿協定升級談判。
美國全面遏制中國的戰略下,韓國再難走平衡木,朝鮮外務省7月3日聲明火藥味十足,“擁核國家地位無法改變”、“自衛措施屬主權范疇”。
當平壤將美軍演定性為“侵略性挑釁”時,李在明若現身中俄領導人所在的觀禮臺,恐被國內保守派扣上“背離韓美同盟”帽子。
兩難抉擇中的生存智慧
李在明面前有三條路,頂住壓力親赴北京,可能重演樸槿惠的高光時刻,但需承擔美國翻臉風險;斷然拒絕邀請,剛承諾的“改善中韓關系”即成空談,經濟反制隨時降臨,折中方案是派總理或外長出席,既回應善意又保全美國顏面。
真正的勝負手在特朗普手中,若他8月前敲定訪華行程,李在明必隨行;若美國代表團缺席,韓國單獨赴約將異常艱難。
此刻“盡快”二字已暴露韓國在時代變局中的焦慮,錯過中國93閱兵這個窗口,下次機遇可能是10年后,屆時中美力量對比早已天翻地覆。
青瓦臺幕僚們徹夜推演著各種方案,若特朗普最終踏上北京紅毯,李在明隨時準備登上專機,若白宮對此事不上心,韓國總理韓德洙可能會現身觀禮臺。
朝鮮外務省痛斥“四方安全對話”的余音中,韓國半導體企業股價悄然波動,這些把30%利潤押注中國市場的財閥,比政客更清楚九字回應背后的經濟賬。
當9月3日普京與中國領導人并肩站立時,韓國缺席的代價將是整個太平洋都能聽見的沉默。
信息來源:
韓國總統李在明涉華表態:將盡快改善韓中關系 中國新聞網 2025-07-03 13:08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