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特朗普,永遠能擊敗昨天的特朗普,這句話真沒說錯。
前腳還在譴責、諷刺與威脅伊朗,后腳就變成了拉攏伊朗。不由得讓人疑惑不已:特朗普的目的是什么?
不到48小時,特朗普迎來了3個噩耗。
第一件事,伊朗對美國發出最后通牒,特朗普又變臉了。伊朗在6月29日明確告訴特朗普,美國要重啟談判,就必須保證不再打擊伊朗。
在這之前,特朗普曾表示,如果情報顯示,伊朗的鈾濃縮達到了令人擔憂的程度,他絕對會考慮再次轟炸伊朗。
這一次,伊朗釋放的信號很強硬:伊朗還沒有決定與美國開啟新的談判,伊朗正在等待一個答案,那就是“在伊朗與美國對話的時候,伊朗是否會再次遭到侵略”。就這個問題,美國必須表明立場,并給出具體方案以確保美國會兌現承諾。
很顯然,伊朗擔心美國再次欺騙伊朗,就像上次那樣,在談判即將開始之前、默許以色列對伊朗的核設施與軍事目標發起軍事打擊。
伊朗告訴美國,伊朗準備好談判,但談判不是“無條件投降”。
伊朗武裝部隊總參謀長穆薩維在6月29日表示,伊朗對以色列的停火承諾持懷疑態度,但伊朗已做好充分準備,以色列再次發起襲擊的后果,是遭到來自伊朗的果斷反擊。
當然,所謂的“伊朗已做好反擊準備”,只是伊朗自己的說辭。明眼人都知道,只要以色列不宣而戰、打伊朗一個措手不及,等待伊朗的,就會是悲劇重演。
讓各國沒想到的是,此前還在諷刺伊朗夸大戰果、暗示自己不會對伊朗取消制裁的特朗普,會在6月29日承諾,如果伊朗能向美國表明,伊朗不會再帶來傷害,那么他會解除制裁。
在胡塞武裝對以色列本土發起到底襲擊,稱只要以色列不停止侵略加沙、他們就會繼續襲擊以色列的情況下,特朗普在6月29日表示,達成加沙停火協議,歸還人質。
以色列透露,內塔尼亞胡可能很快就會訪問美國,就伊朗與加沙問題與特朗普展開對話。
毫無疑問,以色列不想看到美國與伊朗達成協議,也不愿意放棄吞并部分加沙的好機會。
不確定的是,特朗普在這個時候對伊朗釋放友好信號,是真心實意的,還是緩兵之計?伊朗非常擔心一件事:以色列在不久后再次襲擊伊朗。
但不管怎樣,在伊朗對美國發出最后通牒的情況下,特朗普選擇對伊朗讓步,確實非常出人意料。
第二件事,伊朗的猛烈反擊,讓以色列與美國付出了巨大代價。為了攔截伊朗的彈道導彈,以色列使用了大約9枚“箭-2”、34枚“箭-3”反導導彈,以及39枚美國“薩德”防空導彈。
要知道,一枚“薩德”導彈的造價,就高達1280萬美元。
持續12天的伊以大戰,消耗了美國“薩德”防空導彈庫存的15%至20%。這也是美國不得不參戰的原因之一,因為以色列快撐不住了。
從這個角度看,伊朗確實有可能被美國騙了。再過段時間,一旦等到以色列補充了武器彈藥與防空導彈,等待伊朗的,沒準就是又一次軍事打擊。
第三件事,特朗普支持率大幅度下滑。美媒在6月28日公布的最新民調結果顯示,特朗普的支持率已降至歷史最低點,目前只有43%。大約有53%的選民認為,特朗普的表現不佳。
特朗普的支持率之所以會下滑,與特朗普下令美軍前往洛杉磯、美軍打擊伊朗核設施、發起關稅戰等因素密不可分。
很多美國民眾都在擔心一件事:打擊伊朗核設施會徹底激怒伊朗,怒不可遏的伊朗,會選擇對美國本土發起襲擊。
伊朗曾威脅美國稱,如果美國打擊伊朗核設施,那么伊朗將考慮通過潛伏在美國的“極端分子”,去襲擊美國本土。
讓特朗普長舒一口氣的是,截至目前,伊朗還沒有要打擊美國本土的意思。
當然了,伊朗也沒有打擊美國本土的軍事能力。
一旦美國本土遭到沉重打擊,特朗普必然會成為眾矢之的。到時候,民主黨人贏得國會選舉,就是理所當然的事情。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接下來何去何從,特朗普應該想清楚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