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央視春晚,當那稚嫩童聲和溫情對答響起,“爸爸——哎!太陽出來月亮回家了嗎?”這段蒙式親情對話,不僅讓無數中國家庭破防,更一夜之間把這支來自內蒙古草原的家庭組合送上頂流。
那一年,街頭巷尾、手機彩鈴、公交廣播,滿城都在傳唱《吉祥三寶》。
時光荏苒,一晃19年。曾經被萬千人羨慕的“幸福之家”,如今卻各自走上了不同的人生路。
布仁巴雅爾的離世、女兒諾爾曼遠嫁他鄉(xiāng)、烏日娜獨守故園……“吉祥三寶”真正詮釋了什么叫“物是人非”,每一個家庭成員的選擇,都讓無數網友感慨萬分。
2018年9月19日,“布仁巴雅爾去世”的消息刷爆網絡,無數歌迷自發(fā)悼念。草原上最溫柔的聲音,成了天空里一顆永遠的星。追悼會那天,細雨如淚,仿佛天地都在為這位蒙古漢子送別。
烏日娜和女兒諾爾曼的世界瞬間塌陷。那一刻,舞臺上的光輝黯淡了,歌聲成了遙遠的回響。外人只看到了他們曾經的風光,卻很少有人真正體會到,布仁巴雅爾的離世對這個家意味著什么。痛苦與懷念,成為之后所有歲月的底色。
而其實,布仁巴雅爾能成為千萬人心里的“吉祥爸爸”,背后有太多不為人知的堅韌與磨礪。
把鏡頭拉回到布仁的童年,他的故事,其實從風吹草低的內蒙古大草原開始。1960年出生的他,從小生活在游牧家庭。沒有音樂教室,更沒有正規(guī)訓練,但草原給了他最遼闊的耳朵和最自由的心。
他喜歡用歌聲與天地對話,天賦過人,小小年紀就能把大人唱得佩服。18歲,他考上內蒙古藝術學院,后又進入呼倫貝爾藝術學校深造。一路走來,不止是天分,更有不懈的努力和對音樂的純粹熱愛。
從孩子到老師,再到草原上的“音樂使者”,布仁的每一步都走得踏實。他的名字“巴雅爾”,在蒙古語中有“全喜”之意,仿佛命中注定他要用快樂感染他人。而命運的轉折點,則是他遇見了那個與他志同道合的女孩——烏日娜。
烏日娜,鄂溫克族姑娘,出身內蒙古草原,天生有著金子般的嗓音。兩人在藝術學院相遇,因音樂結緣。
彼時的烏日娜擅長女高音,布仁則主攻長調與馬頭琴。他們最初只是合作演出,慢慢地,音樂讓他們的心越靠越近。
沒有微信,也沒有短視頻,那個年代的愛情只靠書信維系。每年寒假,布仁會騎馬200公里只為看她一面;平日里,兩人鴻雁傳書,最長的一封信足足寫滿了一本書。烏日娜常說,布仁是她的“藍天、白云和草原”。
1984年,烏日娜考入中央民族大學,開啟了四年異地。兩地分居,卻情意更深。終于,1989年,兩人克服重重阻力,在雙方父母的祝福下喜結連理。
婚后第二年,布仁調到北京國際廣播電臺,夫妻終于結束異地生活。他們蝸居在北京筒子樓,日子清苦卻充滿煙火氣。1991年,女兒諾爾曼降生,家庭有了“紅花”般的生機。
諾爾曼的成長,為這對音樂夫妻帶來無盡靈感。小女孩對世界充滿好奇,天天纏著爸爸媽媽問“太陽是什么”“我們是誰”“月亮去哪里啦”。
布仁有時被問得“頭大”,干脆用“吉祥三寶”來敷衍女兒。沒想到,這些溫馨的日常對話,竟成為日后家喻戶曉的旋律雛形。
1994年,布仁將這些對話譜成一首歌,送給三歲女兒當生日禮物。家庭聚會時,這首歌總能引來全場大合唱。直到2005年,《吉祥三寶》終于被收錄進專輯《天邊》,并由英格瑪(侄女)演唱童聲部分。
春晚導演慧眼識珠,讓三人同臺。那一夜,英格瑪的空靈童聲、布仁與烏日娜的溫情對唱,把草原家庭的純真幸福,傳遞進千家萬戶。“我們三個就是吉祥如意的一家”,成為無數人心中關于家的定義。
《吉祥三寶》火遍全國,也點燃了網絡風暴。有網友指責這首歌“抄襲法國電影《蝴蝶》的主題曲”。流言四起,甚至有傳言法國導演要跨國起訴。風波愈演愈烈,網絡上一時間沸反盈天。
布仁巴雅爾出面澄清:這首歌早在1994年就已創(chuàng)作,比《蝴蝶》早了8年。法國導演也明確回應“抄襲純屬無稽之談”。
可即便如此,風波還是對這個家庭造成了沉重打擊。烏日娜長時間郁郁寡歡,諾爾曼在學校被同學指指點點,布仁更是一度創(chuàng)作受阻,陷入自我懷疑。
這場風波成了他們人生中無法磨滅的陰影。幸福的“吉祥三寶”,也品嘗到輿論翻臉的寒涼。
2018年布仁意外離世后,烏日娜一度難以自拔。兩人相伴半生,曾是彼此的“精神支柱”,如今卻只能在記憶里對話。
她選擇回到草原,繼續(xù)做一名民族音樂的老師,把全部情感都注入教學生涯。有時,她和女兒、英格瑪一起合唱新歌,把思念藏進旋律。
女兒諾爾曼,受風波和童年經歷影響,性格更堅韌。從小就展現音樂天賦,后來考入美國伯克利音樂學院深造。留學歸來后,她依然活躍在民族音樂推廣第一線,也在社交平臺普及民族服飾和文化,成為了“新一代草原女神”。
2022年,諾爾曼遠嫁韓國,與韓國歌手組成了自己的“小家庭”。婚后育有一女,但她依舊與母親保持緊密聯系,經常回家陪伴。
英格瑪則考入中央戲劇學院,畢業(yè)后成家生子,偶爾出現在各大晚會和公益演出,用歌聲傳遞草原的溫度。
2023年9月19日,布仁去世五周年。烏日娜、諾爾曼和英格瑪以“隔空合唱”的方式演繹《天邊》,“音樂在血液里傳承,血液在音樂中重逢”——家人雖天各一方,但在音樂中,仍能團聚。
回望“吉祥三寶”的故事,我們看到的不只是一個家庭的起落,更是一代人關于“家與親情”的深刻共鳴。
那一曲溫柔童聲,背后有草原的遼闊、父母的愛、時光的無情,也有堅韌和自我成全。
有人說,家是“天上太陽、地上綠葉、心中紅花”。布仁巴雅爾雖已離去,但愛與陪伴,已化作草原上的一縷清風,長久守護著烏日娜和諾爾曼。
人生路上,家才是我們永遠的“吉祥三寶”。
無論風雨變幻,愿你我都能被親情治愈,心中有歌,眼中有光。#吉祥三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