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歷史的烽煙裹挾著秦腔的蒼涼呼嘯而至,一場聚焦愛與信仰、家國與大義的舞臺史詩,即將震撼登場!自建組以來,秦腔《紅河谷》劇組不辭辛勞、日夜奮戰,歷經無數次對唱腔的精心打磨與對場景的細致雕琢,只為將這段銘刻著民族精神的傳奇故事,以最熱忱的狀態呈現在觀眾眼前。
回望20世紀初的雪域高原,外侮的鐵蹄踏碎寧靜,山河嗚咽。危難之際,漢藏兒女因命運相遇,從素不相識到生死相依,他們用滾燙的熱血澆灌跨越民族的深情,以血肉之軀筑起抵御外敵的長城。每一聲秦腔的嘶吼,都是對侵略者的憤怒控訴;每一個并肩作戰的身影,都是中華民族命運共同體最生動的詮釋——無論地域、語言與習俗有何差異,當家國蒙難,我們永遠是血脈相連、休戚與共的一家人!那些未說出口的深情、那些視死如歸的背影,早已超越個體的悲歡,凝聚成中華民族守望相助、團結奮進的精神圖騰。
六位“梅花獎”得主實力齊聚,共塑熱血傳奇!二度中國戲劇梅花獎得主李梅領銜出征,以其爐火純青的表演功底,詮釋漢藏兒女的至情至性;梅花獎獲得者邊肖、李軍梅、趙楊武、李小青、王航,以及官小良、黃小莉等實力派演員聯袂登臺,用醇厚唱腔與精湛演技,將歷史人物刻畫得入木三分。他們以秦腔為筆、以情感為墨,在雪域高原的壯闊背景下,共同書寫中華民族手足相親的動人篇章。
主創團隊匠心雕琢,將西藏音樂與秦腔韻律完美融合,以豪邁激昂的唱腔傳遞民族氣節;用絕美舞美還原雪域風情,將歷史畫卷徐徐鋪展。這場演出不僅是藝術的盛宴,更是一堂生動的“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實踐課,讓你在跌宕起伏的劇情中,深刻感受到各民族手足相親、守望相助的深厚情誼,觸摸到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密碼。
秦腔《紅河谷》7 月11日—13日登陸陜西大劇院,期待大家一同走進劇場,聆聽這段鐫刻在歷史長河中的團結壯歌,見證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綻放的璀璨光芒!
文化藝術報全媒體記者 趙梓希
如果你喜歡本文,請分享到朋友圈
想要獲得更多信息,請關注我們
責 編 | 孫 夢
審 核 | 張建全
終 審 | 張嘉懿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