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1日,上海昆劇團2025年度重點打造的原創劇目《歸鴻賦》正式建組,該劇以“竹林七賢”之一的嵇康為主人公,展現中華優秀知識分子在家國情懷和歲月變遷中的精神堅守。
建組會上,演員陣容清一色“男性角色”。素以才子佳人戲見長的昆曲,此次在《歸鴻賦》中嘗試了沒有女性角色的“一臺男人戲”,橫跨花臉、小生、老生,丑行等行當,演繹歷史上著名的文人群像。上海昆劇團梅花獎得主吳雙領銜主演嵇康一角,上海京劇院名家嚴慶谷則跨院團合作,首次加盟昆劇劇目,在這部劇中挑戰完全超脫于自己京劇丑角行當的山濤一角。
此外,上海昆劇團的兩位小生演員也都參與演出。胡維露扮演為才所困、矛盾脆弱、又對尊嚴敏感的鐘會;倪徐浩則扮演早慧搖擺、有著虛無態度的王戎。
這部劇的主創團隊也以上海昆劇團的創作力量為主。京劇表演藝術家尚長榮擔任藝術指導。編劇俞霞婷、導演俞鰻文都是上昆新生代的創作者,著名作曲孫建安攜手上昆朱銘擔任作曲,著名舞美設計倪放、陳曉東擔任舞美設計和燈光設計,著名服裝設計秦文寶、造型設計董燕擔任本劇的服裝、妝造設計。
值得一提的是,該劇的劇本是在2015年創排的昆劇小戲《嵇康打鐵》基礎上,進一步深化創作而成。劇本先后入選國家藝術基金青年創作人才資助項目、上海戲劇編劇高級研修班成果轉化資助項目。
導演俞鰻文在建組會上感慨,劇本從無到有、從小戲到大戲,同為80后的編劇俞霞婷耕耘了整整十年,人至中年的自己遇見這樣一個題材,感到慶幸。
俞鰻文從文化、精神、藝術三個維度談到對上昆創排這部劇的意義。一是文化傳承,重拾“魏晉風骨”的當代意義;二是精神關照,回應當代人的精神困境;三是藝術創新,加碼古典藝術跟歷史題材的當代轉化。
“我們的創作旨在以昆曲雅正的中國式美學,虛實相構嵇康‘狂放與沉郁交織、覺醒與悲愴并存’的精神世界,試圖呈現一個立體而鮮活的魏晉風骨縮影?!?/p>
與此同時,導演也希望在這部劇中探討“戲曲程式”在當代的表達力,因此在演員的選擇上可謂“非常規”,并沒有完全按照演員的行當來束縛演員的角色和表演。“我秉持‘去形而取神’,通過深層次的性格質地來感受演員,再由此引導演員走向角色?!?/p>
也因此,無論是吳雙、嚴慶谷還是其他演員,都將在劇種挑戰“跨行當”的表演。
京劇名家嚴慶谷這一次跨劇種跨行當加盟劇組,在劇中扮演的山濤是一個外圓內方、擁有在極端中尋找平衡之智慧的文人,他表示,我理解這部劇有一種“去行當化”的探索,希望我們演員能真正走到人物的內心深處?!拔乙埠芨吲d能參與這一次的嘗試和挑戰,我們一起從無到有,慢慢探索。對我來說,這也算彌補了我人生的一個小小的遺憾,因為我最早入行學的是老生,后來才改學了丑行,在這部劇中,也會有一些生行的表演,希望能捕捉到這個人物的靈魂和氣質。”
主演吳雙扮演的則是中國歷史上最知名的文人嵇康。他談到,每個人心中可能都有一個屬于自己的嵇康,他和劇組的演員,這一次也都跳出了自己的行當,希望能在劇中綻放人物應有的光彩。
上海昆劇團團長谷好好表示:“上海昆劇團此次推出原創昆劇《歸鴻賦》是對昆曲藝術本體的堅守,也是對傳統題材的開拓,更是劇團長期堅持人才培養的一次成果展示。這個劇的編劇導演等主創幾乎都是我們劇團自己培養的,我們也希望在這個劇中展示昆劇豐富的行當藝術,也為更多青年演員提供展示的平臺?!?/p>
9月20-21日,該劇將在天蟾逸夫舞臺首演。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