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參議院投票屏上閃爍的50:50數字,被副總統萬斯的一票打破平衡,特朗普的《大而美法案》涉險過關,馬斯克卻在社交媒體連轟數十條帖文,誓言成立新政黨“美國黨”。
特朗普對昔日金主亮出獠牙:“得考慮一下把馬斯克驅逐出境,”三天后,芝加哥演講臺上,63歲的奧巴馬撕破美國前總統不批評繼任者的政治傳統。
將關稅政策比作“讓普通民眾為政客的豪賭買單”,演講后72小時內,全美50個州60萬人走上街頭,高呼“住手吧,特朗普!”
塑料“兄弟”情
2024年大選期間,馬斯克的2.9億美元政治獻金曾是特朗普重返白宮的關鍵燃料,作為回報,2025年1月馬斯克以“特殊政府雇員”身份入主白宮。
并執掌新成立的政府效率部,誓言削減2萬億美元聯邦開支,特朗普當時笑容滿面地稱這位科技巨頭為“改變美國的革命者”。
權力的蜜月轉瞬即逝,馬斯克身著“技術支持”T恤闖進華盛頓官僚體系,裁減國務院和五角大樓編制的計劃直接捅了馬蜂窩。
他與國務卿魯比奧在內閣會議上激烈爭吵,被軍方大佬指著鼻子罵“破壞國家安全”,折騰三個月,DOGE實際僅削減1750億美元支出,卻導致26萬公務員失業。
美國社保局鬧出“200歲老人領社保”的烏龍指控,部門公信力徹底崩塌,真正的背刺發生在2025年3月,特朗普政府突然宣布對全球汽車征收25%關稅,馬斯克直到政策公布前三小時才被通知。
這對特斯拉構成毀滅打擊:上海工廠對美出口停滯,歐洲報復性關稅讓柏林工廠陷入被動,特斯拉在華份額暴跌至12%,當馬斯克建議放寬對華技術限制時,特朗普當眾拍桌怒斥:“你個搞火箭的懂個屁政治!”
他的政治豪賭變成商業噩夢,2025年第一季度,特斯拉凈利潤暴跌71%,全球交付量下滑13%,全美327所高校掀起“抵制馬斯克”運動,抗議者包圍特斯拉展廳縱火,標語寫著“不開血汗工廠的車”。
SpaceX星艦兩次試射爆炸,X平臺因抽調工程師支援政府項目導致全球宕機,曾經的“科技英雄”淪為網友群嘲的“裁員狂魔”,當參議院以51:50通過《大而美法案》時,馬斯克的憤怒徹底爆發。
法案直接取消電動車7500美元稅收抵免,特斯拉每年損失12億美元收入,同時大幅削減風能、太陽能補貼。
馬斯克在社交媒體連發數十條帖文痛斥其為“瘋狂且具破壞性”,將共和黨貶為“豬黨”,宣布將組建“美國黨”。
特朗普立即反擊:“他拿的政府補貼比歷史上任何人都多”,威脅動用政府效率部審查其企業,特斯拉股價應聲暴跌5.34%,市值蒸發540億美元。
沉默者不再沉默
特朗普的關稅炸彈引爆了美國社會,2025年3月31日簽署的“進口汽車及零部件征收25%關稅”行政令,讓全球汽車產業鏈陷入混亂。
底特律三大車企供應鏈成本飆升,可能直接導致15萬個崗位流失,普通美國人的餐桌上,瑞銀報告預測新關稅將導致2025年消費者價格“額外漲2%”。
4月5日,芝加哥演講臺上,奧巴馬一改往日的冷靜從容,他直指關稅政策三大要害:損害民生、破壞國際信任、縱容政治雙標?!?/strong>
想象一下,如果我當年做了這些事,如今保持沉默的那些政黨絕不會容忍我”,這句話像刀子般刺向共和黨建制派,他更將特朗普稱為“自封的國王、偽獨裁者、到處懲罰敵人的人”,警告其總統任期可能面臨危險。
奧巴馬打破的是美國總統卸任后的政治默契,吉米·卡特選擇投身慈善,小布什遠離輿論安靜作畫,而奧巴馬此次干預,被政治評論界視為“民主黨第一個系統性反擊號角”。
演講后短短72小時內,民主黨團體募款超1.2億美元,用于組織全國抗議,數字化動員讓怒火燎原,4月8日,全美50個州60萬人走上街頭,抗議浪潮席卷數十座城市。
TikTok等平臺相關話題播放量突破50億次,Z世代成為抗議主力,鐵銹地帶的工人高喊“關稅毀了我的卡車廠”,加州環保人士痛斥退出《巴黎協定》的惡果,這場運動形成跨黨派聯盟,甚至共和黨溫和派也悄然加入。
經濟警報同步拉響,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在利率決議中罕見示弱:關稅若持續,美國經濟增速或從2.3%驟降至1.2%,通脹率將攀升至3.8%。
降息怕通脹惡化,不降息恐致深度衰退,美聯儲陷入兩難,益普索4月4日民調顯示,特朗普支持率降至43%,70%受訪者直言“關稅推高了生活成本”。
被撕裂的美國
特朗普對馬斯克的驅逐威脅絕非空談,法律層面,政府可能援引《移民與國籍法》第340條,指控其“通過欺詐或虛假陳述獲取公民身份”,聚焦馬斯克1995年持學生簽證成立公司時“非法工作”的舊賬。
經濟層面上更狠,特朗普威脅審查馬斯克旗下企業所有政府補貼,要知道,SpaceX和特斯拉累計獲得約380億美元政府支持,這是馬斯克商業帝國的命脈。
馬斯克的反擊直擊共和黨軟肋,他公開警告支持法案的議員“將在明年黨內初選中落敗”,并制作匹諾曹海報標注“騙子”羞辱變節者。
這絕非虛張聲勢:作為特朗普2024年競選的最大金主,他手握資金與輿論雙重武器,若“美國黨”真成立,可能分流共和黨選民,讓2026年中期選舉多數席位不保。
這場內斗正讓美國付出驚人代價,馬斯克旗下企業直接雇傭超10萬人,間接支撐數百萬崗位,驅逐威脅已導致特斯拉股價單日暴跌5%,市值蒸發545億美元。
投資者擔憂政治風險蔓延至整個科技板塊,更深遠的影響在產業層面:特斯拉占全球電動車市場20%,SpaceX承擔NASA 70%的發射任務,若產業鏈外遷,美國將喪失在電動車和太空領域的領導地位。
國際棋局中,美國的對手正在行動,大眾宣布擴大對美投資,寶馬獲美政府20億美元建廠補貼;中國電池企業寧德時代加速墨西哥布局,填補特斯拉可能留下的產業鏈空缺,當華盛頓陷入內耗時,全球競爭者已悄然瓜分其戰略地盤。
結語
馬斯克從“影子總統”淪落為“審查對象”,奧巴馬打破沉默點燃六十萬人抗議,特朗普在51:50的票數中勉強保住法案,美國政治權力的游戲規則從未如此赤裸。
政治豪賭的結局是雙輸:馬斯克3億美元換來特斯拉71%的利潤暴跌,特朗普的關稅大棒打出了全美60萬人抗議,金鑰匙終會銹蝕,街頭吶喊卻已撼動華盛頓的根基。
當美國在“驅逐科技領袖”與“清算前總統”的漩渦中沉浮,歷史的天平正在傾斜,政治撕裂的代價,終將由國運支付。
資料來源:
紅星新聞:51比50,萬斯投出關鍵1票,美國參議院通過“大而美”法案;馬斯克和特朗普因此法案,又鬧翻了-2025-07-02
人民日報:美國國際開發署正式關閉,布什和奧巴馬發聲-2025-07-01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