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觀察者網 阮佳琪】
美國總統特朗普想訪問中國,念叨了不止一天兩天。就在不久前,日媒還爆料稱,美國官員正為其制定訪華計劃。今年晚些時候,特朗普或將率領由數十名美國企業高管所組成的代表團訪問中國。
不過,“特朗普在臺灣問題上的立場,對其期待已久的訪華行程能否成功進行至關重要”,復旦大學國際問題研究院院長、美國研究中心主任吳心伯如是說道。
據港媒《南華早報》4日報道,吳心伯周五在北京參加第十三屆世界和平論壇時表示,特朗普訪華成功與否,在于其能否澄清美國在臺灣問題上的模糊立場。
參會期間,吳心伯接受采訪 東方衛視視頻截圖
今年2月,美國國務院官網更新,修改“美臺關系事實清單”,刪除了此前“不支持‘臺獨’”的表述。美方在涉臺問題的這一立場嚴重倒退,迅速引起中方強烈反對與不滿,敦促其立刻糾正錯誤,切實恪守一個中國原則和中美三個聯合公報。
“美方應該認識到臺灣問題對于中國的重要性。”吳心伯在會上指出,特朗普在訪華時“應明確表示美國不支持臺灣‘獨立’”,并補充道,美國總統做出如此表態并非沒有先例。
“特朗普必須澄清美國在這個重要問題上的立場。如果沒有做到這一點,我認為他的訪問不會成功。”他說。
吳心伯還表示,如果華盛頓不想因臺灣問題與中國大陸發生戰爭,美國領導人就應強調支持中國的和平統一。
“想想臺灣問題的未來,是武力統一,還是和平統一,你們會選擇哪一種?和平統一符合各方的利益,”他接著說,“特朗普是個聰明人。他知道如何為了美國國家利益達成重大交易。他到北京來,一定會說正確的話。”
早在6月5日晚,兩國經貿磋商似乎陷入停滯之際,中美元首的一通電話引發各界廣泛關注。除經貿議題外,雙方還談到臺灣問題。
根據央視新聞發布的消息稿,中方領導人在電話中強調,美國應當慎重處理臺灣問題,避免極少數“臺獨”分裂分子把中美兩國拖入沖突對抗的危險境地。特朗普表示,美方將繼續奉行一個中國政策。
通話結束后,特朗普在社交媒體發文稱,通話持續了大約一個半小時,并為兩國帶來了非常積極的結果。他還特別提到,中方盛情邀請他和第一夫人訪問中國,“我亦發出回邀(reciprocated)”。
吳心伯當時告訴觀察者網,這次通話是中美關系在“關鍵階段的一次戰略溝通”,總體而言“積極且具有建設性”,對接下來一段時間中美關系的發展起到了定方向、定目標的作用,“方向是雙方還要加強對話、溝通、協調、合作,目標就是中美元首的互訪。”
他還說,“特朗普今年年初(1月17日)就表示了訪華意愿。這次中方正式發出了邀請,要實現這樣一個目標,雙方要相向而行,為見面創造條件。”
在周五的論壇會議上,吳心伯再次表示,他看到了北京和華盛頓“推動進展”的“積極跡象”,同時建議中美國家安全團隊應盡早面對面會晤,為訪華可能鋪平道路。
“我們要做的,不僅是繼續解決經貿問題,還要讓雙方的國家安全團隊重新建立聯系。”他預計,今年晚些時候在韓國舉行的亞太經合組織(APEC)峰會將為特朗普訪華計劃提供一個潛在契機。
“如果要促成此事,我們需要盡快準備,時間已經不多了,”他說。“你不能只讓兩個經濟團隊來安排國事訪問或峰會。那是不可能的。”
他還補充道,當前中美兩國應在貿易、芬太尼問題,以及國家安全和外交團隊的接觸上取得進展,“然后我們就可以開始為峰會做準備了。”
對于美國總統擬帶企業團訪華的消息,7月3日,在中國商務部舉行的例行新聞發布會上,新聞發言人何詠前表示,“關于這個問題,我沒有可以提供的信息,但是中方的態度是一貫的且明確的。希望美方與中方相向而行,在兩國元首的戰略引領下,本著相互尊重、和平共處、合作共贏的原則,不斷增進共識,減少誤解,加強合作,共同推動中美經貿關系健康、穩定、可持續發展。”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