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施效顰,豫超開幕式領導講話一小時惹眾怒
文|清哲木
最近河南豫超聯賽的開幕式讓網友們炸開了鍋!本來是想效仿蘇超的火爆場面,結果卻搞成了 "領導秀場"。開幕式上領導們輪番上陣,硬是講了 1 個多小時,在38℃高溫下,領導抓著話筒從“足球精神”侃到“城市未來”,汗流浹背的球員和曬得冒火的觀眾扇著草帽直罵娘:“講完沒?黃花菜都涼了!”踢到第二輪,看臺席竟空得能聽見回聲。
從流露出來的視頻顯示,豫超開幕式,綠茵場變秀場,領導講話一小時,觀眾煎熬一小時,現場,球員、啦啦隊和觀眾在近40度高溫中站立,汗流浹背地聽著領導長達一小時的講話。而在千里之外的江蘇,“蘇超”聯賽正以截然不同的方式席卷全國。江蘇省長在蘇超開幕式上僅說了四個字“比賽開始”,副省長一腳開球后立即下場,將舞臺完全交給球員和觀眾。
河南豫超本意是效仿江蘇蘇超的成功模式,卻因濃厚的“官氣”和形式主義被網友嘲諷為“抄作業都不會”。
蘇超的魅力源于其回歸體育本質的理念。參賽球員包括大學生、外賣員、教師和前職業球員,年齡跨度從16歲到40歲。門票僅10元左右,真正實現了 “人人皆可上場”的全民足球夢想。
蘇超巧妙地利用了江蘇獨特的“十三太保”地域文化。13個地級市經濟實力均衡,彼此競爭又相互成就。賽事創造性地打造了 “楚漢爭霸”、“早茶組合”等話題,將城市間的文化張力轉化為賽場上的良性競爭。
賽事帶動了文旅消費的爆發式增長。端午期間,江蘇景區預訂量同比增長305%,多地推出“觀賽+旅游”套餐,如常州對揚州市民免門票,帶動了餐飲、住宿等行業增長。資本市場也積極響應,金陵體育、共創草坪等“蘇超概念股”股價翻倍。
筆者仔細的看了網友的反饋和意見,豫超模仿秀,不過是形式主義的典型樣本。
與蘇超形成鮮明對比的是,豫超聯賽從開幕式開始就陷入了形式主義的窠臼。
開幕式選在一個學校操場,原定下午4點開始,卻讓球員和觀眾在烈日下苦等到近5點。隨后是長達一小時的領導講話,內容充斥著“發展”、“振興”等大話虛話,聽得人昏昏欲睡。
開幕式后,比賽現場更是亂象叢生。場上球員斗氣連連,裁判不得不忙著調解;賽后還出現了球員圍堵裁判的鬧劇。面對網絡上的調侃和批評,豫超組織者選擇了抵制和封閉,而非蘇超式的包容態度。連“梗”都玩不起。
一位網友的評論一針見血:“蘇超靠的是那些最初鬧騰的球迷,他們才是真正愛這個的。網友“形式主義退退退”炸鍋:“豫超領導過官癮呢?當踢球的都是鐵人?”體育評論員更犀利:“連球迷都忽悠不來,談何全民足球?”領導過足了講話癮,球員觀眾遭罪,網友直言“這是來看球賽還是來聽報告會的”。
當豫超把球場變曬場,蘇超用四字真言道出快樂實質——足球不要鍍金講話稿,要的是拍紅巴掌喊啞嗓! 畢竟綠茵場只認兩樣東西:滾動的皮球,和沸騰的人浪。
蘇超的成功經驗已經清晰地擺在面前;讓體育回歸群眾參與本質。當賽事深度綁定地域文化基因,便能激發出超越競技本身的社會經濟效益。
蘇超構建了“政府定規則、社會創內容、市場配資源”的新型治理框架,讓體育成為城市經濟發展的連接器。揚州中場休息的“非遺”展示驚艷四座;常州以“9.9元門票”套餐帶動本地蘿卜干品牌線上銷量翻倍;鹽城靠“觀賽送雞蛋餅”吸引萬名游客打卡。這些創新舉措將足球賽事與經濟文化完美融合,形成了良性循環。
體育賽事的價值從來不在于領導的講話時長或場面有多宏大。蘇超賽場上,那些普通人的身影——大學生、外賣員、前職業球員——在綠茵場上揮灑汗水,觀眾席上山呼海嘯的吶喊,以及整個江蘇省在賽事期間增長的305%景區預訂量,都在證明一件事:當體育回歸本質,它就能點燃一座城市的激情。
豫超的教訓已經擺在眼前:領導講話一小時,不如放手讓百姓踢好一場球。畢竟,足球場不是主席臺,綠茵英雄是那些在場上奔跑的人,而非在看臺上訓話的人。即使是抄作業也要一點技術水平,這開卷考還這么差強人意,太不應該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