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新華社消息,商務部新聞發言人6月28日就美與有關國家關稅談判情況答記者問時表示,中方樂見各方通過平等磋商解決與美方經貿分歧。同時,呼吁各方應始終站在公平正義的一邊,站在歷史正確的一邊,堅決捍衛國際經貿規則和多邊貿易體制。中方堅決反對任何一方以犧牲中方利益為代價達成交易,換取所謂關稅減免。如果出現這種情況,中方絕不接受,將堅決予以反制,維護自身正當權益。
7月3日,第十三屆世界和平論壇開幕式在北京舉行,東方衛視記者采訪復旦大學美國研究中心主任吳心伯,深度探討中美關稅戰前景以及特朗普的政策趨勢。
吳心伯表示,要預測中美關系或者預測特朗普的行為是有風險的。因為可能特朗普本人也不知道一個月以后他的政策是什么,但是中美經過前一段時間的交鋒,是不打不相識。美國感覺到他在前一段時間誤判了中國,低估了中國高估了自己,所以最后貿易戰并沒有給他帶來他所期待的好處,倒是付出了不小的代價。
特朗普(資料圖)
美國加征關稅無益于解決貿易逆差,反而會對自身經濟造成損害和反噬。由于缺乏完整、高效的產業鏈配套和足夠的熟練勞動力,美國難以在短期內吸引制造業回流美國。與此同時,關稅大幅推高美國進口成本,加重企業負擔,抬高通脹水平和增強通脹預期,關稅成本最終主要由美國進口商和消費者承擔。美國耶魯大學預算實驗室預測,美國廣泛征收20%的關稅會使普通美國家庭每年損失高達4200美元。
7月9日,美國對全球加征的對等關稅就要到期了,日前,中美在倫敦會晤的基礎上進一步達成了協議,美國的稀土困境得以紓解,特朗普政府更有底氣在與各國的關稅談判中要價,據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透露,美國將在9月1日前同38國完成貿易談判,其中有18個重要貿易伙伴正在和美方談。到目前為止,情況有利有弊。
美商務部長(資料圖)
根據歐盟統計局數據,目前美國對歐盟出口商品加征關稅覆蓋率已飆升至約七成,金額高達3800億歐元,多數關鍵產業首當其沖。如果7月9日前未有實質協議,相關商品關稅將由現行水平迅速上浮至20%—50%區間。歐盟成員國內部已分裂為兩大陣營:德國、意大利等主張妥協,傾向于借鑒英國與美國的臨時框架協議路徑,以換取部分關鍵領域豁免與最低10%關稅保護;而法國則堅持原則強調只有“零關稅”才是可接受底線。
中美貿易戰要是真停火,特朗普訪華可能是個大動作。中國外交部沒明確說行不行,但美國已經提前取消了對中國進口乙烷和芯片設計軟件的限制,但長遠看還得靠自己。美國現在松口可能是為了稀土,中國稀土出口限制影響他們軍工和新能源產業。
特朗普(資料圖)
7月3日下午,商務部召開例行新聞發布會,有記者就有關美國總統擬帶企業團訪華的報道進行提問。
商務部新聞發言人何詠前表示:關于這個問題,我沒有可以提供的信息,但是中方的態度是一貫的且明確的。希望美方與中方相向而行,在兩國元首的戰略引領下,本著相互尊重、和平共處、合作共贏的原則,不斷增進共識,減少誤解,加強合作,共同推動中美經貿關系健康、穩定、可持續發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