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日來,來自合肥大學青年志愿者聯合會“童夢護航 關愛領航”團隊奔赴安徽省宿州市泗縣,開展為期一周的社會實踐之旅。此次活動,他們將“三下鄉”與新時代文明實踐緊密結合,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所,用青春活力的面貌和方式,開展了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實踐活動,展現出青年助力高質量發展的蓬勃力量。
青年志愿者在泗縣開展社會實踐。陳小萌攝
文明宣講,點亮思想燈塔
該團隊深入鄉村,開展了形式多樣的文明宣講活動。他們圍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鄉村振興戰略、移風易俗等主題,在瓦坊鎮陡張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內,通過宣傳手冊,詳細講解了文明行為對鄉村發展的重要性,倡導村民們摒棄陳規陋習,養成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針對老年人群體特點,隊員們精心組織語言,通過模擬日常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場景,巧妙融入了倡導婚事新辦、喪事簡辦、反對鋪張浪費等移風易俗的內容,以幽默風趣的方式引導樹立文明新風尚。老人們聽得津津有味,現場笑聲掌聲不斷。
青年志愿者在泗縣開展社會實踐。陳小萌攝
文明探尋,傳承歷史根脈
團隊成員們深入挖掘鄉村的傳統文化資源,探尋鄉村的歷史記憶和文化根脈。隊員們來到陸溝烈士陵園等地,感悟革命先輩“甘將熱血沃中華”的赤誠情懷。通過沉浸式的愛國主義教育,進一步了解烈士生平,汲取奮進力量;在瓦坊鎮新時代文明實踐所負責人帶領下,團隊來到泗縣農耕文化陳列展覽館,從農具到現代農業器械,館內展品無聲勾勒出農耕文明的演進脈絡。通過實物觀摩與講解員解讀,隊員們深度認知農耕文化在鄉村振興中的根脈價值。“這些展品,不僅是每位中國人的鄉愁寄托,更讓我們年輕一代明白,我們從哪里來。”隊員張程峰說,“這里的每件展品都在訴說著鄉土中國的生產智慧。”
青年志愿者在泗縣開展社會實踐。陳曦攝
文明實踐,傳遞溫暖力量
在“三下鄉”過程中,隊員們用腳步丈量田間地頭,充分發揮他們對網絡數據梳理嫻熟的本領,結合村情民情和種養等產業現狀,調研分析陡張村特色產業發展方向,為產業振興和群眾富裕出謀劃策,推動課本知識與生產實踐的深度融合;充分發揮各自專業特長,在山頭鎮、瓦坊鎮為暑期兒童開展網絡安全、防溺水、趣味知識教學、手語教學、手工植物拓染、美術教學、科學實驗等課程,并為孩子們捐贈書包等學習用具,參加學習的一位兒童課后緊緊拉著隊員的手說:“哥哥姐姐,這些課程真有趣,我和小伙伴都聽入迷了,你們可以多留幾天嗎?”
“合肥大學‘筑夢遠航 愛心助學’項目,十年如一日,支教助農一直在路上。學校與泗縣的情誼始于脫貧攻堅的號角聲中,升華于鄉村振興的壯闊征程,每一步都印證著‘高校智慧’與‘鄉土力量’融合共生的無限可能。”合肥大學駐瓦坊鎮陡張村第一書記兼鄉村振興工作隊隊長介紹道,“今年影響力更大,陡張村、瓦坊村等相鄰村的近60名小學生都聞訊趕來,參加這場‘盛夏文化盛宴’。”
此次暑期“三下鄉”與文明實踐活動的深度融合,是一次成功的探索和實踐,讓高校智力資源與鄉村發展需求實現更精準的對接,接下來,泗縣將繼續深化拓展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所建設,以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所為文明創建工作的主陣地,打造更多精準對接群眾需求的文明實踐志愿服務項目。(王晨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