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案|編輯:法拉
7月2日,中國外交部扔出一記重拳:菲律賓前參議員弗朗西斯·托倫蒂諾,被列入制裁名單,禁止入境中國內地及港澳地區。
這不是隨便點個名,明顯是沖著菲律賓來的,主要是他們近些年,在南海的行為越發的出格。
托倫蒂諾在菲律賓政壇可是反華急先鋒,鼓吹《海洋區域法》,還四處散布中國“干涉”菲律賓選舉的謠言。
這次被精準“點名”,打的也不光是他一個人,那中方這種做的目的,還有哪些?美國又處于什么位置呢?
菲律賓這些年在南海的動作,早就不是小打小鬧,過去,他們還只是派幾艘破船,打著“保護漁民”的旗號,偷偷摸摸闖進中國黃巖島、半月礁附近海域試探一下。
中國的海警船通常是喊喊話、攔一攔,點到為止,盡量留點面子,可菲律賓似乎把這份克制當成了好欺負,膽子越來越大。
從小馬科斯政府上臺后,菲律賓的挑釁直接升級,他們不光自己上,還拉來美國、日本、澳大利亞等國的船艦搞聯合軍演。
7月1日,美國“華盛頓”號航母打擊群大搖大擺開進南海,在菲律賓周邊晃悠,擺出一副耀武揚威的架勢,明顯是來給菲撐腰的。
美菲還搞了“肩并肩”“雷霆對抗”等一系列軍演,演練科目從島嶼奪占到防空導彈部署,矛頭直指中國。
更過分的是,菲律賓還想玩“規則制定者”的把戲,他們搞出一部《海洋區域法》,試圖用國內立法把中國在南海的島礁硬生生劃進他們的版圖。
這種操作,就像鄰居拿著自家房產證,非說你的院子歸他管,荒唐又無恥,托倫蒂諾正是這部法案的幕后推手之一,他還到處煽風點火,捏造中國“威脅”論,試圖給菲律賓的挑釁披上“合法”外衣。
面對這種步步緊逼,中國不可能一直當“好好先生”,過去,中國在南海問題上一直強調以和為貴,愿意通過對話協商解決問題。
比如中國和東盟國家加快了《南海行為準則》的談判,試圖用區域合作的辦法維護南海和平。
中國的永暑礁、渚碧礁等島礁建設也在穩步推進,不僅完善了防御設施,還為區域提供氣象、導航等公共服務。
這些努力都是為了讓大家能坐下來好好談,可菲律賓偏偏不領情,非要拉著美國掀桌子。
既然講和沒用,那就得亮牌了,制裁托倫蒂諾只是第一步,中國的應對遠不止于此,在軍事層面,中國海軍和海警的動作越來越硬氣。
中國“山東”號航母戰斗群多次在南海開展高強度戰備訓練,海警船也在黃巖島等關鍵區域加強常態化巡航,設置浮標封鎖線,
還對菲律賓的非法闖入船只采取喊話、攔截甚至水炮驅離的手段,這些措施,從過去的被動防御,變成了主動管控,告訴菲律賓:想來硬的,門都沒有。
除了精準制裁托倫蒂諾這樣的人物,中國還通過多邊場合積極發聲,中國在東盟峰會等平臺多次闡述南海問題的立場,揭露美菲聯合軍演對地區穩定的破壞,爭取了更多東盟國家的理解和支持。
同時,中國還在經濟層面給菲律賓上點“眼藥”,雖然沒有公開全面制裁,但針對菲律賓的部分貿易和投資項目,中國已經開始調整節奏。
菲律賓的經濟高度依賴中國市場,香蕉、菠蘿等農產品的出口尤其倚重中國,稍微收緊一點,菲律賓就得掂量掂量,挑釁的代價是不是真能承受。
這次制裁的意義,不只是針對一個人,還有兩個目的,其中一個是對菲律賓反華勢力敲響警鐘,
托倫蒂諾被拉黑,等于告訴菲律賓政壇的其他人:反華不是沒有成本的,跳得越高,摔得越狠。
這招精準打擊,比全面制裁一個國家要巧妙得多,既避免了局勢失控,又讓對手心里發怵,
更重要的是,它還有一個目的,那就是向美國和它的盟友傳遞了一個信息:觸碰中國主權底線,后果自負。
往后看,南海的牌局不會散,但玩法已經變了,中國在軍事、外交、經濟上的組合拳會越來越熟練,菲律賓如果還執迷不悟,繼續跟著美國跑,遲早會發現自己被晾在一邊。
畢竟,美國的航母可以來南海轉一圈,但中國才是南海的常駐玩家,東盟國家也在觀望,他們更希望看到一個和平的南海,而不是被美菲的軍演攪得雞犬不寧。
中國推動南海談判,有望取得新進展,這將是穩定南海局勢的長遠之計,到時候,菲律賓再想掀桌子,怕是連牌桌都摸不到了。
資料來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