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6年“運動”爆發后,時任福州軍區司令員的韓先楚受到了沖擊。
韓先楚
1967年初,正是上海所謂的“一月風暴”蔓延之時,韓先楚預感有一場災難就要來臨,他一連幾天都睡不著。幾天以后,福建省委、省政府都被造反派沖垮,一群造反派又跑到了福州軍區,逼韓先楚表態。
韓先楚接見了造反派代表,并嚴肅地對他們說:“我和軍區黨委一致認為中共福建省委和省人民政府的權,任何組織和個人都不能奪。只有經過毛主席、黨中央批準才能奪權,不經批準奪權是錯誤的,是絕對不能允許的!我和軍區黨委、全省共產黨員和工人群眾,也是根本不承認的!”
1月27日,造反派開始沖擊福州軍區機關,韓先楚雖然很生氣,但還是強壓怒火,親自和造反派代表談判。造反派的代表說韓先楚“堅持資產階級反動路線”“以戰備壓革命”,他卻心平氣和地說:
同學們,我們福建不同于其他省市,福建面對臺澎金馬,是前線。1962年國民黨“反攻大陸”,叫囂得那么兇,沒來,不是不想來,而是不敢來。可如果我們的黨政軍機關都癱瘓了,還不敢來嗎?同學們,你們不知道,國民黨飛機從臺灣起飛到福州上空,戰斗機是7分鐘,轟炸機15分鐘,如果敵人現在來了,就現在這樣子,我這個司令別說是指揮應戰,就是指揮大家疏散,都有點來不及!
韓先楚
造反派的代表卻喊道:“毛主席說‘抓革命,促生產,促工作,促戰備’,可韓先楚眼里只有戰備,好像我們福建只要抓戰備就得了,連‘運動’也不要搞了,這不是當然的對抗‘運動’嗎?”
當天晚上,韓先楚怎么也睡不著,他勉強支撐著身體,拄著拐杖,夾著煙,在房里踱來踱去,嘴里反復念叨著:“軍隊不能亂,無論如何也不能亂!”
1月30日晚,韓先楚組織召開福州軍區黨委擴大會,他在會上說:
軍隊不能亂,前線更不能亂!毛主席說了,中央27號文件說了,解放軍堅決支持革命左派群眾,爭取和團結大多數,堅決反對右派,對那些證據確鑿的反革命組織和反革命分子,要堅決采取專政措施。我們要出一個公告,以福建前線的名義公告社會各界,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特別是那些上當受騙的青年學生,要做好艱苦細致的思想工作;但是,對一小撮惟恐天下不亂的反革命分子,決不能姑息遷就。如果他們膽敢作亂,軍隊就要堅決反擊!
韓先楚和妻子
與會人員一致同意韓先楚的意見,最終會議決定連夜起草《福建前線部隊公告》,當晚印刷,第二天早晨張貼在福州街頭,同時上報中央軍委。《公告》是這么寫的:
為著維護最高統帥命令的尊嚴,對軍隊內部極少數違抗中央軍委命令的違犯分子,實行紀律處分;外部如有煽動群眾,繼續沖擊軍事機關、中國人民解放軍者,我們一定要按照最高統帥的命令,堅決采取必要的措施。
2月6日,經毛澤東批準,中央軍委將《福建前線部隊公告》簽發至各軍區、各軍兵種、各基地、各總部,并要求參照執行。
《公告》下發到各部隊后,全軍上下一片沸騰。濟南軍區司令員楊得志說:“福州的《公告》真叫人興奮!”南京軍區司令員許世友說:“老韓有膽量!”其他軍區的領導也紛紛說:“福州的老韓有魄力,放了顆‘原子彈’!”
韓先楚和楊得志
1967年4月上旬,中央為解決福建問題,穩定前線局勢,召集福州軍區領導、部分地方領導干部和兩派群眾組織頭頭到北京開會。韓先楚到北京后見到了江青,江青陰陽怪氣地問他:“韓司令呀,福建《公告》后抓了多少人呀?”
韓先楚回答說:“200多。”
江青卻說:“200多?2000也不止吧?”
“我不知道!”韓先楚從牙縫里迸出了這4個字,他心想:我韓先楚去抓誰去?我韓先楚多少年來想的是去臺灣島上抓老蔣!
1969年4月,韓先楚來到北京參加黨的“九大”。有一天,江青跑到京西賓館來看韓先楚,當時韓先楚的嗓子正在發炎,痛得厲害,本來不能吸煙,但江青還沒坐下,他就伸手去摸煙,邊摸邊站起身來,坐到對面的沙發上去了。
江青
江青此次前來是來討好韓先楚,因為她明白韓先楚在福州的地位,但韓先楚的動作讓她很是不快,她說:“韓司令,怎么躲著我,是不是不歡迎我呀?”
韓先楚說:“我是個煙鬼呀,不能熏著江青同志嘛!”他故意把“江青同志”4個字拖得長長的。
韓先楚身邊的人聽后都十分緊張,江青當時可是大紅大紫,你韓司令怎么敢這么說話?但韓先楚卻不為所動,最后江青也拿他沒辦法。
鐵骨錚錚,寧折不彎,這就是韓先楚的性格。陳云曾這么評價韓先楚:“先楚同志是難得的戰將,不但軍事上強,政治上也是很難得的。”
韓先楚和葉劍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