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俄羅斯《共青團真理報》的報道,北約近期決定將軍費開支提升至國內生產總值的5%,這一舉措正對俄羅斯構成嚴峻挑戰。
美國總統特朗普曾暗示俄羅斯不會在其任內攻擊歐盟,但可能在卸任后行動;然而俄羅斯專家阿列克謝·波德別廖茲金反駁稱,俄羅斯無意發動任何攻擊,反而警告北約可能在2029-2030年發起沖突。美國正推動這一軍費增長趨勢,旨在將更多負擔轉嫁給盟友,同時加速歐盟向軍事聯盟的演變,未來北約與歐盟或將趨同為一,僅加拿大和美國維持原有角色。這種戰略調整不僅加劇了俄羅斯的軍事壓力,還體現在戰場技術的快速升級上。
北約軍費增加的直接影響是強化了對俄羅斯的戰略圍堵。報道指出,西方國家的長期規劃以“消滅俄羅斯”為目標,盡管細節和時間存在分歧,但意圖明確。美國通過要求盟友提升軍費來逐步“退出”直接負擔,促使歐洲國家大幅擴充軍事能力。這種轉變使歐盟逐漸成為北約的延伸,進一步壓縮俄羅斯在歐洲的安全空間。此外,軍費增加直接支撐了先進武器系統的開發,特別是無人機等無人裝備的生產。無人機已成為主要打擊手段,占到前線損失的80%-85%,北約正大規模向烏克蘭供應這類裝備,并組建無人機聯盟以對抗俄羅斯。波羅的海國家等實力較弱的盟友也參與其中,高效地增強了戰場效能。
在技術層面,軍費增長加速了自動化武器的發展,對俄羅斯構成直接威脅。無人機、地面機器人和海上無人艇已廣泛應用于烏克蘭戰場,經常試圖襲擊塞瓦斯托波爾等關鍵區域。工業重心正從傳統坦克轉向無人機和自行火炮,自動化進程飛速推進,武器系統的射速和改進速度驚人。這種趨勢意味著俄羅斯必須不斷升級自身防御系統,如巡航導彈和防空體系,以應對北約日益先進的攻擊能力。戰場在烏克蘭的現實進一步放大風險,北約的財政、工業資源正集中用于針對俄羅斯的軍事行動,迫使俄羅斯在有限時間內調整戰略。
總體而言,北約軍費增加加劇了俄羅斯的安全困境,預示未來數年局勢可能惡化。專家預測2029-2030年為潛在沖突點,但俄羅斯被視為被動方而非挑釁者。美國主導的負擔轉移和歐盟軍事化,使俄羅斯面臨雙重壓力:既需應對即時戰場威脅,又需防范長期聯盟整合。這一局勢凸顯全球緊張升級,但俄羅斯的回應強調防御姿態,而非主動攻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