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蘭鎮是鐵桿漢奸高錫甲的反動據點,這里地勢險要,工事牢固,又有日偽軍重兵把守,
高錫甲效忠日寇,有恃無恐,無惡不作,雙手沾滿抗日志士的鮮血,南滿游擊隊第一任政委初向臣就是慘死在他的屠刀之下。
為了給死難烈士報仇,為了打擊漢奸的囂張氣焰,增強人民抗日除奸的勇氣和信心,楊靖宇決心嚴懲這個民族敗類。
于是發動組織磐石一帶的抗日力量,總計1500余人,打響了威震四方的呼蘭戰斗,在圍攻呼蘭鎮之前,首先由抗日軍聯合參謀部召開了軍事會議。
參加會議的除原來已經參加聯合參謀部的抗軍外,又新增林團、吳團、樂子、金山、曹格飛等抗日軍,會議商定,在8月13日聯合進攻呼蘭鎮。
1933年8月13日,月亮悄悄爬上樹梢,窺視著苦難的人間,大地一片死寂,呼蘭鎮周圍的40里內全被抗日聯合軍控制,
突然呼蘭鎮外傳來一聲炮響,接著一支支隊伍像從天上掉下來似的,喊著震天動地的殺聲,從四面八方沖向呼蘭鎮,頃刻之間把呼蘭鎮包圍得水泄不通。
此刻,呼蘭鎮高錫甲家中,正懸燈結彩,宴請日本指導官中島,為了博取主子的歡心,高錫甲還找來一個變戲法的民間藝人助興,
他們飲酒作樂正在興頭兒上,忽然炸雷般一聲巨響,房子猛然搖晃了一下,桌上的杯盤飛落一地,門窗玻璃震得稀里嘩啦。
高錫甲嚇得顧頭不顧尾地鉆到酒桌底下,被中島上前一腳踢了個狗槍屎:"巴嘎牙路,你的軍人的不是!"
高錫甲爬起來跑出門外,一看附近的一座炮臺已被炮彈掀掉了一半,殘墻斷壁掛在那里搖搖欲墜,他登時嚇出一身冷汗。
這時他才想起,端午節夜里,在共產黨策動下,偽軍的一個追擊炮連嘩變,加入了楊靖宇的部隊。
如今在中秋之夜,迫擊炮連又向他開火了。他似乎預感到自己的末日就要到了,于是瘋狂地吼叫著,跑到前沿陣地督戰。
戰斗打響之后,游擊隊即刻在炮火掩護下發起強攻。戰士們揮舞鍘刀,砍斷鎮外的鐵絲網,掃除了鹿砦,突破了高錫甲的鎮外防線,把敵人全部壓縮到鎮內,
由于敵人武器精良,彈藥充足,火力兇猛,扼險死守,游擊隊難以逼進,久攻不克,楊靖宇見此情形,決定不與敵人死打硬拼,下令緩打長圍,等待戰機
第二天拂曉,游擊隊的哨兵飛報楊靖宇:敵人增援部隊已從磐石開拔,楊靖宇聽了非但沒有緊張,反而露出一絲笑意。他立即命令李紅光率領游擊隊佯裝驚慌撤退。
鎮內高錫甲聽說援兵將到,又從望遠鏡里看見游擊隊跑得丟盔卸甲,心中大喜,立刻和中島士兵出鎮迫擊,不料楊靖宇早已事先在沿途布好伏兵。
這時,高錫甲得意忘形,手里拿著一支匣槍,沖著紅軍游擊隊高喊:"看見沒有,高老爺出來了,看老爺的手提式"。
剛要舉手,即被紅軍游擊隊員一槍擊斃,敵陣頓時大亂。引蛇出洞之后,李紅光又率領游擊隊調過頭來,發起猛烈的反沖鋒,
伏兵同時從兩側夾擊,敵人立刻被打得暈頭轉向,死傷慘重,中島當場斃命,還打死敵人7名,打傷16名。
游擊隊大捷之后,迅速撤出戰斗。當敵人援兵趕來的時候,游擊隊早已無影無蹤,他們只好抬著高錫甲及其日本主子的尸體回去報喪了。
呼蘭鎮一戰。楊靖宇名貫南滿,李紅光也英名遠播,戰功赫赫的南滿游擊隊則成為人心所向、眾望所歸的抗日武裝力量,
當時磐石人民曾作歌頌揚這次呼蘭鎮圍攻戰:"第一次打呼蘭,包圍整三天,可恨毛殿先撤退,拋下我軍馬,打死高錫甲,勝利萬歲凱歌旋,"
不少抗日軍的下層官兵紛紛議論說:"紅軍有好指揮員,能作戰,倘各抗日軍都能加入紅軍,在紅軍的指揮下,早把日本帝國主義打出去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