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基斯坦和伊朗都在戰爭中暴露了中國……
在這次沖突中,巴基斯坦軍方宣布擊落了多架印度戰機,其中就包括印度空軍極為看重的法制“陣風”戰斗機,而立下赫赫戰功的,正是中國產的J-10C戰斗機。
這事兒還得從5月7日講起,當天凌晨,印度空軍引以為傲的“陣風”戰機編隊殺氣騰騰撲向巴方邊境,妄圖轟炸巴基斯坦境內高價值目標。
見狀,巴基斯坦迅速派遣殲-10CE戰機配合ZDK-03預警機升空,配合霹靂-15E導彈,在160公里防區外成功擊落3架陣風戰機,自己則毫發無傷。
為啥這么牛?說到底,這背后是中國武器體系化作戰的功勞。
就說那ZDK-03預警機,這架由巴基斯坦改裝的“空中千里眼”,憑借中國提供的有源相控陣雷達技術,將戰場態勢實時傳輸給J-10C機群,而J-10C的雷達擁有1200個發射接收單元,比“陣風”多出近40%,這意味著它能同時跟蹤20個目標并引導攻擊其中6個,印度戰機的一舉一動都暴露在聚光燈下。
更絕的是,巴方戰機通過數據鏈與地面電子戰部隊形成聯動,中國產的KG-600吊艙突然啟動,瞬間讓印度預警機的雷達屏幕變成一片雪花。
當印度戰機失去戰場感知能力時,J-10C搭載的霹靂-15空空導彈就派上了用場,這家伙射程超過200公里,末端速度極高,被鎖定基本跑不掉。
這一仗下來,J-10C算是徹底打響了名號,連法國都不得不承認,這是陣風戰機第一次被擊落。
再把目光轉向中東,2025年6月,以色列對伊朗核設施發動突襲后,德黑蘭的反擊震驚世界。革命衛隊發射的“法塔赫-1”導彈,以15馬赫的速度撕開了以色列“鐵穹”系統的防御網,直接把海法煉油廠和特斯拉夫國防部炸了個稀巴爛。
之所以這么厲害,說到底,這導彈的技術根子,其實是中國紅旗-2地空導彈的升級改進。上世紀90年代,中國把紅旗-2改成B-611戰術導彈出口,伊朗買回去后仿制成“驚雷”導彈,又經過幾十年打磨,才有了現在的“法塔赫-1”。
別看“法塔赫-1”末端速度快,它的技術難點在于固體燃料發動機。中國早期出口的B-611用的是單級固體火箭,伊朗在這基礎上加上球形發動機,實現了末端變軌。
這次打以色列,導彈在距離目標30公里時突然變向,“鐵穹”的攔截彈根本跟不上。以色列軍方數據顯示,“鐵穹”這次攔截率暴跌35%,平時吹得神乎其神的防御系統,在“法塔赫-1”面前成了破銅爛鐵。
這兩場沖突暴露了中國武器的一個特點:看似不起眼的技術,經過實戰打磨后能發揮出驚人效果。
就說紅旗-2,這導彈上世紀60年代就開始服役,中國后來把它改成防空導彈、反艦導彈、彈道導彈,甚至無人機平臺。伊朗的“法塔赫-1”雖然還沒達到真正高超音速導彈的水平,但它的末端機動能力已經讓以色列頭疼不已。美國軍事專家都承認,這種“以舊換新”的思路,比直接賣先進武器更有戰略價值。
巴基斯坦的殲-10CE更牛,這款戰機在設計時就考慮到了與中國體系的兼容性。它的KLJ-7A有源相控陣雷達能同時跟蹤12個目標,配合PL-15和PL-10導彈,形成了遠中近三層火力網。
相比之下,印度“陣風”雖然單機性能不錯,但整個空軍體系是“萬國牌”,法國雷達、以色列電子戰系統、俄羅斯導彈根本沒法無縫對接,壓根發揮不出實力。
或許,這就是中國武器在實戰中暴露的真正秘密:它不是冷冰冰的鋼鐵,而是一套能呼吸的作戰體系。
當巴基斯坦的J-10C與預警機、電子戰部隊形成有機整體,當伊朗的“法塔赫-1”背靠中國技術實現打擊奇跡,世界終于意識到:中國軍工的真正威力,在于它能讓戰場上的每一件裝備都成為神經網絡的節點,讓每一次打擊都成為體系力量的爆發。
這種能力,才是中國武器在實戰中最耀眼的標簽,也是巴基斯坦和伊朗用鮮血換來的啟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