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灣區經濟網7月5日訊(編輯 陳海英)2025年日本大阪世博會中國館內,"綠美廣東 智創未來"主題的廣東活動周近日盛大啟幕。英歌舞的震天鑼鼓、粵劇的婉轉唱腔、醒獅的高樁騰躍與廣東音樂的絲竹和鳴,在異國舞臺交織出嶺南文化的磅礴氣象;AR試穿粵劇華服、優必選人形機器人動態展示、零碳工廠模型則彰顯科技大省的創新硬核。這場文化科技交融的盛宴,向全球發出中國改革開放前沿的時代邀約。
英歌舞表演。廣東衛視圖
普寧英歌舞隊以古譜臉繪和翻飛槌花點燃現場,剛勁舞步詮釋南粵豪情;佛山醒獅在2.5米高樁上演采青絕技,點睛之筆傳遞吉祥寓意;經典粵劇《帝女花》選段重現紅船遺韻,水袖翩躚間盡顯百年傳承;《雨打芭蕉》《步步高》等廣東名曲通過"五架頭"樂器流淌,勾勒出溫婉靈動的嶺南水鄉。非遺展區創新融合數字技術:觀眾通過AR設備可"敲響"虛擬獅鼓,沉浸式劇場帶人穿越開平碉樓與潮汕古村,光影中活化千年文脈。
粵劇表演。廣東衛視圖
緊扣世博會"構建未來社會"主題,"綠美廣東"生態全景展項成為焦點。珠江口紅樹林生態修復影像與南嶺國家公園4D森林場景,生動詮釋綠水青山轉化為金山銀山的實踐路徑。科技板塊集中呈現廣東智造成果:按1:50比例還原的廣州地鐵沙盤展示全球最密軌道交通網;優必選行者機器人現場演示多語種接待服務;零碳工廠動態模型揭秘光伏儲能系統,每小時發電量可供300戶家庭使用。
廣東音樂表演。廣東衛視圖
廣東衛視《行進大灣區·朋友之路》攝制組全程記錄這場跨國盛會。節目監制表示,活動周通過"文化破壁+科技對話"的雙重敘事,讓日本觀眾在英歌舞的鼓點中感受中華文化血脈,從人形機器人的精準控制里讀懂中國創新基因。作為中國館單省規模最大的主題周活動,廣東正以文化軟實力與科技硬實力,向世界展示高質量發展新圖景。
來源:大灣區經濟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