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央視新聞報道,美國總統特朗普4月2日宣布開征所謂“對等關稅”,引發美國金融市場暴跌。在多方壓力下,特朗普又在4月9日宣布暫緩對部分貿易伙伴征收高額“對等關稅”90天,同時威脅美貿易伙伴需在7月8日前完成與美談判。
7月1日,特朗普表示,他沒有考慮延長各國與美國談判貿易協議的7月9日截止日期。現在距離美方設定的所謂關稅談判截止日期還剩不到一周時間,在核心利益訴求上,多方強化自身立場,在對美關稅談判中態度強硬。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今年4月22日發布最新一期《世界經濟展望報告》,將2025年全球經濟增長預期下調至2.8%,較今年1月預測值低0.5個百分點。報告指出,美國關稅措施的沖擊和政策的不確定性將在短期內導致全球經濟顯著放緩。阿波羅全球管理公司首席經濟學家托斯滕·斯洛克在接受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采訪時表示,如果美國政府不改變目前的關稅政策,美國今年經濟“絕對”將陷入衰退。
特朗普(資料圖)
在這關鍵時刻,中方迅速亮明了態度,據報道,商務部新聞發言人28日就美與有關國家關稅談判情況答記者問時表示,中方樂見各方通過平等磋商解決與美方經貿分歧。同時,呼吁各方應始終站在公平正義的一邊,站在歷史正確的一邊,堅決捍衛國際經貿規則和多邊貿易體制。中方堅決反對任何一方以犧牲中方利益為代價達成交易,換取所謂關稅減免。如果出現這種情況,中方絕不接受,將堅決予以反制,維護自身正當權益。
據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透露,美國將在9月1日前同38國完成貿易談判,其中有18個重要貿易伙伴正在和美方談。到目前為止,情況有利有弊。有利的地方在于,美國傾向對貿易伙伴重新征收高額關稅,但這一趨勢使得美國和盟友伙伴之間的嫌隙越來越大,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日本。
特朗普在白宮開會(資料圖)
值得一提的是,近日日本派出的談判代表,再次空手而歸。兩個多月內第七次訪美,日本經濟再生大臣赤澤亮正為爭取與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會面,特意延長行程,卻連人都沒見到,談判也無疾而終。赤澤亮正剛回國,美國總統特朗普便發難,稱“日本被寵壞了”,“美國接受了日本數百萬輛汽車,這不公平”。隨后有消息稱,美方將擱置與日本的磋商,轉而優先與印度等其他國家推進談判。談不攏,談不下,談了也可能被反悔,成了各方與美方貿易談判的現實寫照。
就在這個關鍵時期,據大河報援引據日媒《日經亞洲》消息,美國官員正在為美國總統特朗普的訪華行程制定計劃,今年晚些時候,特朗普或將率領由數十名首席執政官(CEO)組成的代表團訪問中國。報道稱,此次訪問預計將與特朗普5月份的中東之行類似。當時,30多名美國商界領袖陪同特朗普訪問沙特,達成了超過2萬億美元的交易。代表團中包括特斯拉CEO馬斯克、黑石CEO史蒂芬·施瓦茨曼、貝萊德CEO拉里·芬克等人。
特朗普計劃中的訪華代表團堪稱“商界全明星隊”。根據中東之行的陣容推測,此次可能隨行的都是重量級人物。而美國商界對此次訪問的期待并非空穴來風。2024年7月,在中美關系緊張之際,高盛、星巴克、霍尼韋爾等美企巨頭就曾積極訪華,表達對“脫鉤”的擔憂。本月初,美國國務院已開始聯系有在華工作經驗的企業高管,就特朗普可能的訪華行程征求建議。這種前期鋪墊表明,白宮希望確保此次訪問能取得實質性商業成果。
美國街頭(資料圖)
對此,商務部做出了回應。7月3日下午,商務部召開例行新聞發布會,有記者就有關美國總統擬帶企業團訪華的報道進行提問。商務部新聞發言人表示,關于這個問題,我沒有可以提供的信息,但是中方的態度是一貫的且明確的。希望美方與中方相向而行,在兩國元首的戰略引領下,本著相互尊重、和平共處、合作共贏的原則,不斷增進共識,減少誤解,加強合作,共同推動中美經貿關系健康、穩定、可持續發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