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是蓁蓁,一個80后寶媽~
家有12歲兒子,在科學養(yǎng)娃的路上,邀你一路前行……
之前一到夏天,我家冰箱冷凍室永遠會塞滿各種冰棍……
寶寶一撒嬌,我立馬拆一根遞過去,直到有一天下午:兒子捂著肚子蜷在沙發(fā)上,小臉煞白冒冷汗。
老中醫(yī)的一句“脾胃受損”像盆冷水澆醒了我。
他告訴我,咱老祖宗也吃冰,我們吃了傷脾胃,是因為吃冰的方式錯了。
一、不給孩子吃冰?當心匱乏感反噬
有很多家長因為怕傷脾胃,所以夏天堅決不給孩子吃冷食、冷飲。
我起初也是這樣的,當時Coco確實脾胃運化無力,吃點東西就積食,在調(diào)理的過程中,確實是需要忌口的!
但后來他脾胃調(diào)理好之后,我就逐步放開了對他“吃冰”的要求。
因為小時候被嚴格限制的東西,往往都會成為成年后的執(zhí)念。
像我有個同事,已經(jīng)32歲了,每次路過便利店還都忍不住買兩支雪糕,哪怕大冬天的,凍得哆嗦也要吃完!
這就是童年一口不讓吃的匱乏感反噬,孩子成年之后總會覺得自己缺冰,面對冰棍時腦區(qū)活躍程度很高,類似成癮反應。
二、吃冰不傷身的科學真相
現(xiàn)代科學研究發(fā)現(xiàn),冰飲經(jīng)過口腔食道,到胃里時,溫度早已回升,少量攝入不會讓內(nèi)臟結(jié)冰。
當然中醫(yī)的警告也有道理:大熱天的人體血液都集中在體表,內(nèi)臟處于缺血狀態(tài),大量冰涼的東西吃下去,血管馬上收縮,影響散熱,反而不利于降溫。
所以運動后大汗淋漓時,千萬別喝冰飲,否則血管驟然收縮可能引發(fā)心絞痛!
這時一杯溫熱的淡鹽水,才是真正的“救命水”。
到了夏天,我家會常備一些金銀花蜂蜜水,孩子踢完球滿頭汗?遞上一杯,既生津又解暑。
三、這樣吃冰更健康
曾經(jīng)有同事出差后,跟我分享說,老外根本不坐月子,剛生完孩子就吃冰。
我只能說,一方水土養(yǎng)一方人,我們的民族習慣真的是有智慧的,條件允許還是要遵守一下。
你像3歲以下的寶寶,最好別碰冰棍,因為幼兒脾胃嬌嫩,經(jīng)不起寒霜。
等孩子大一些了,你觀察他舌苔正常,脾胃也強健的情況下,可以適度吃冰。
黃金吃冰時段:飯后2小時+正午12-14點,因為此時陽氣最旺,而且孩子也不是空腹,冰品不會直接刺激胃粘膜。
吃的時候可以讓孩子含住冰品10秒再下咽,相當于給冰品預熱,到了肚子里不會那么涼。
當然,夏季最好還是體驗一下古人的吃冰方法,健康不傷身。
1、冰鎮(zhèn)梅子湯
我家一到夏天,這款飲料幾乎是隔三差五就得喝。
因為它能補充身體出的汗,防止出汗過多傷元氣,還能調(diào)理暑熱造成的食欲不振、消化不良。
做法很簡單:烏梅、紅果片、大棗、甘草,先用冷水泡一個晚上。
第二天一早大火煮開,再關(guān)火燜一天,晚上開火,加入紅糖燒開后加入桂花即可。
我會冰鎮(zhèn)一下,清晨拿出來,室溫放置一個小時,差不多就能給孩子喝了,清清涼涼,但又不會太冰。
2、銀花甘草茶
前面有提到過,這個我家夏天也常喝,能去火解暑,預防夏季傳染病。
取甘草10克,用水煮開5分鐘,之后用這個甘草水沖泡金銀花即可。
晾涼了直接喝就很適口,稍微冰鎮(zhèn)一下也可以。
3、古法桂漿
這個就不是所有人都能接受的味道了,如果你是國學發(fā)燒友,可以去試試。
這是古代養(yǎng)生家的夏季飲品,可以冰鎮(zhèn)后喝,喝進去冰冰涼涼,但肚子里卻是暖暖的。
不僅暖胃,還能溫補腎陽。
用新采的肉桂10根,4升水煮成2升水,放涼了加蜂蜜調(diào)味即可。
古人說它是:氣香味美,格韻絕高!
其實這說的就是肉桂精油的味道,一定要是當年的新桂,才有的味道哦。
寫在最后
其實吃冰,也是孩子的一種欲望。
如果小時候,他的欲望能被溫柔以待,那他長大后就會比別人擁有更多底氣!
你會在夏天給孩子吃冰棍嗎?
歡迎關(guān)注+點贊+分享,讓更多家長看到噢!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